第632章 杀无赦(第2/2页)

正常的情况下,孩子们在好莱坞的影视作品的画面中,是会被严格保护的。

既然《纸牌屋》的定位就是大众剧,墨菲当然不会让剧本中直接出现关于小孩严重伤亡的画面,在某些地方的影视剧里面,很多编剧和导演都会用小孩的死亡来烘托气氛,甚至有些画面的尺度非常大,却从来都不考虑这些东西可能是给未成年人看的。

所以《纸牌屋》的编剧们,如果想用力煽一下情,烘托弗朗西斯·安德伍德有多坏之类的,必须想另外的办法,如果想写死个把小孩实现这一点,不说别人了,墨菲就会立刻炒了他。

这部剧严格说起来是一部网剧,但墨菲制定的标准,不会比无线台的大众剧标准宽太多。

在审查中,他就看到了一段可能会让人联系到歧视同性恋的弗朗西斯·安德伍德的台词,立即打电话给负责编写的编剧,告诉他必须在十个小时之内修改完毕!

因为根据这几年的经验,黑人角色固然重要,但保护同性恋不被歧视更为重要,无论是谁,歧视同性恋都要“杀无赦”。

就在几年之前,好莱坞出现过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实习医生格蕾》第一季的设定中,男一号、女一号是白人,两人是一对情侣;男二号是黑人,女二号是亚裔韩国人,他们这对情侣则构成了剧中种族方面政治正确的根基。然而这位男二号继承了脑袋秀逗的特质,在某一次接受采访中,不小心流露出了一些对同性恋群体的歧视,这下舆论炸锅了。

媒体和观众纷纷要求这名演员赔礼道歉,并从剧中消失!

结果呢?结果就是剧组乖乖按照观众要求,先让这位黑人演员诚恳道歉,再与他终止合同,踢出剧组。因他是剧中男二号,所以给他安排了一个结局:在婚礼现场“悔婚”,突然脑子断篇,说“我不想结婚了,给你自由吧,拜拜”,然后从教堂走出去,自此彻底从本剧消失,留下那个韩国新娘在教堂的风中凌乱……

合理吗?从剧情上讲,很不合理。必须这么做吗?必须,因为观众有呼声。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观众倒逼剧情的例子,而美剧中几乎所有的审查,都来自观众,所有的禁忌,也都来自于观众“不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