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无赖变高手(第2/2页)

作为影片未来的执行制片人之一,盖尔·加朵最先看到了已经完成的前半部分剧本的初稿,对于很多东西,她都比较疑惑,问墨菲,“那岂不是狠狠打了金融从业人士的脸?”

“他们用的方法叫Pump and dump。”

实际上,墨菲对这方面的了解也不是特别多,所知道的内容少部分是以前看各种与华尔街相关的电影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这几天大卫那几位华尔街的朋友所了解到的,他基本也是现买现卖,“这主要是针对小微股票,就是市值相当小的,剧本中你也看到了,那个传说中的美国未来通讯业领导企业,其实就是在偏僻乡村道路旁的一个类似厕所的东西。”

这部影片看似比较接近喜剧,墨菲设定的内核却是黑的,他并不打算给乔丹·贝尔福特洗白,更不会展示华尔街光鲜亮丽的一面,反而会盯着背后的那一面。

不说乔丹·贝尔福特的资料,从奥斯卡之后,墨菲让人收集到了大量的关于斯特拉顿·奥克芒公司当年有据可查的资料,相比于这些家伙,斯坦顿党徒真的是一群好人。

当年的那些家伙忽悠陌生人,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华尔街精英,之后把这破公司吹的天花乱坠,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谎称掌握传说中的内部消息,比如说两天后股票必大涨,“请给我两天的时间,就两天,你那些钱两天内也不会有急用”,一般都是这么说的……

然后客户就买了,之后因为市值很小,价格确实很快就上去了,之后他们用这个作为成功案例,继续忽悠更多的人进来:我两天前就说这只股票要涨,两天内他确实疯涨,我十分抱歉两天前没能联系到您,不过现在还来得及……

然后就这样越滚越大,就像打气球一样,所以为称为pump。

直到某一天,觉得时机到了,一般可能是因为玩够了,或者这只股票被金融大鳄盯上了,这帮人怕到手的金子被夺走,于是把自己持有的全部抛掉,彻底跟这只股票说白白,就像倒垃圾一样,也就是dump。

还没有卖出的那些客户就活该了。

至于盖尔·加朵所说的一群卖大麻的地痞无赖成了运作资金的高手,据墨菲的了解,这种情况真的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