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苛刻的要求(第2/2页)

第二个就是在当下很多导演喜欢另外添加一下镜头抖动感和一些暗示摄像机存在的举动,墨菲在这部影片里要求完全杜绝这种情况,必须避免让观众察觉到是一个会呼吸的人类在操控摄像机。

他的摄像机需要毫无瑕疵的安静的出现在这里,然后移动到那里,一切都要尽量完美不能让人察觉,需要冷静、客观的在展现现在发生了什么,马上又要发生什么事。

还有就是这部影片拍摄的特写必须要引人注意,比如这场戏的查理兹·塞隆,她一出场就会给人惊艳的感觉,让观众觉得她是墨菲要求的那样的酷女孩,这种特写镜头所带来的错觉,要延伸到影片的中段,以达到后半段反转时的戏剧效果。

同时,墨菲又要控制特写的数量,除非真的有必要,特写才会出现。

这是一部带有浓重悬疑色彩的影片,导演每一次切到一个特写,观众立马会自行脑补,看看看,真相是这样。

所以他决定拍摄特写的时候要十分谨慎小心。

墨菲想要的是,很巧妙的切换不同角度的镜头去表现一个很有分量的戏剧性的时刻,而不是用特写,这样能尽量在客观的条件下,简单直白的表现现在发生的事情和人物看到的事情。

这次拍摄,墨菲给自己和整个剧组定下了很多苛刻的要求:没有手持,没有人为操作摄像机的痕迹,没有不必要的特写,没有没有动机理由就移动的摄像机运动……

拍摄很快重新开始,放弃斯坦尼康,彻底固定镜头拍摄,墨菲需要重新调整摄像机的运行,又连续试拍了两条,镜头前的詹姆斯·弗兰科和查理兹·塞隆也找到了状态,一切似乎都回到了以前顺利拍摄的正轨上。

“那么……”查理兹·塞隆靠在墙上,手里夹着一个酒瓶,酷酷的问道,“你是谁?”

“我是那个救你的人。”詹姆斯·弗兰科一手扶着查理兹·塞隆背后的墙壁,“让你远离一切可怕的东西。”

这个场景到这里结束,墨菲站起来喊道,“停!”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等着导演喊通过,但等来的却是墨菲对菲力·拉舍尔那边大声说道,“重新拍摄一次,菲力,两台摄像机以左右四十五度角抓拍莎莉!”

这句话就像是命令,剧组所有人都开始忙碌,只有一个人例外,担任第三方担保的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剧组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