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其中的原理(第2/2页)

因而当卢嘉栋看到秦景斌、朱海峰、董方卓以及在场其他新式坦克研发团队成员或欲言又止,或面露困惑,或沉思冥想,或难言不解,总而言之,所有人的眼神中都透着浓浓的探索求知的强烈欲望,见此,卢嘉栋心中暗暗点了点头,随后大手在屏幕上用力一指,声音也比之前高亢许多:

“弹头直径的骤然减小,必然会出现弹体配重的问题,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场的各位应该都明白,毕竟这样的穿甲弹的作战原理,说穿了就是跟装甲进行硬碰硬的冲撞,如果弹体的动能不足,自然会使作战效能大为降低,而弹体的质量却是动能提高的一项重要因素!所以……”

说着,卢嘉栋将旁边的用于数据记录的小黑板拉过来,进而拿起粉笔在上面刷刷点点写了几组数据,随后接着说道:

“所以,赵如松赵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小直径弹体,高长径比方案,所以100mm穿甲弹采用的是12:1的长径比,即单体长度是弹径的14倍,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有效解决配种问题,而且长弹体也可以增加整个弹药的杀伤力度和强度!”

当听到“赵如松”这三个字时,董方卓不由得为之一惊,秦景斌和朱海峰则是互相愕然的对视一眼,其他人更是暗自佩服的点了点头,只有卢嘉栋旁边的吴天明嘴角上弯起一道不易察觉的隐隐笑意,只不过卢嘉栋的话并没有就此停下:

“当然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飞行中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120mm穿甲弹之所以看似威力大,实际却表现平平,除了直径较大,长径比低,致使阻力大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采用了三片式尾翼结构,这样的结构虽然起到弹体稳定作用,但却让相应的阻力进一步提高,造成射程和力度进一步下降,使得总体的动能不足,进而无法贯穿装甲!”

卢嘉栋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写着,接着转过身冲着众人继续说道:“咱们研制的复合装甲也是一样,想要对抗国外类似的穿甲弹,防御力明显不足……”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但卢嘉栋的话音却在总控台的大厅内持续的响起,所有人围坐在他的周围,没人能够想到一场激烈碰撞的测试,到最后竟成了一堂令人终身受益的思想技术启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