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归宿(第2/2页)

战争的残酷血腥,绝不止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杨以辰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想到了《红楼梦》的结局,真的就什么都不剩下了,必然是什么都不剩下,那惨烈,远远超出你所能想象的空间。

再见面,那种场合地点,能说什么,能做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俗套,都会将这部影片的格调给降低,但马丁设计的结局,却让更多的人大骂太虐,这是把我们辰仔往死了虐的节奏。

杨以辰直挺挺的冲进了德克的家中,面对的是数十名保镖,拼死血战,他死,德克死,一地了然,什么不剩,这是结局,凄惨惨,惨戚戚。

点睛之笔中的点睛之笔,是杨以辰在房间内看到斯嘉丽之后的眼神,有了这个眼神的诠释,一下子就将最后这五分钟戏份的格调,又上升了两个台阶。

哀莫大于心死。

最开始,你会将杨以辰看了一眼斯嘉丽离开房间的眼神这样理解,一下子脑海中所有残留的美好画面都顷刻间破碎,本就颓废的杨以辰,觉得自己内心深处最不可被触犯的地方,被人狠狠触犯,才会不顾一切的疯狂报复。

但当你再去回味这一幕的时候,会觉得这样的理解太为肤浅,如果要这么演,那就不要用之前断桥边不见面再会的情节,如果没有那一段,这里这么演,还可以,合乎情理和逻辑,却丢掉了应有的那种境界。

杨以辰这一眼,表达的情感更高一个境界,我为报仇的不是现在的斯嘉丽,是我心中残留的那个女孩,选择明知必死的对子两败俱伤的杀戮,不过是他给自己找的一个归宿,一种死法。

我是为了我心中残留的那个女孩影像而来,那就让我永远将自己封存在那个记忆之中,尘归尘,土归土,一场飘雪落下,一地白茫茫……

战争的伤痛,永远都不可能愈合,只会越来越大,你选择了战争,就选择了跟杨以辰一样的人生,尘归尘,土归土,永远都承受着战争的痛苦,无论你是胜利方,还是失败方,都是最终的失败方。

剧中的人物丢了命。

战争中的失败方是永远不能复生的死难民众和士兵,以及满地你不想去掩盖的疮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