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这个开头很惊艳(第2/2页)

首先,很多主要人物的名字来自于圣经,尤其是那些从矩阵当中逃脱的人。比如女主角崔妮蒂,这个名字就是圣经中的三位一体,指的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于是就有了她、尼奥、墨菲斯三人加起来三位一体拯救世界的说法!

其次,影片之中很多对剧情有关键影响的人,都是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名。比如墨菲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睡梦之神,影片中的墨菲斯是把人们从梦境般的虚幻世界中唤醒的指路人。

最后,就是采用一些名字和意思完全一样的名字,比如先知就叫先知。

最关键的是主角的名字,主角在矩阵里面本名叫做托马斯·安德森,但他还有一个身份是黑客尼奥!

在希伯来语当中,托马斯的意思就是双生,而安德森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就是人之子,也就是耶稣。这象征了尼奥平时的双重身份,他既是程序员,也是黑客。

尼奥Neo这个名字,经过倒装之后组合拼写出The-one(救世主)出来!毕竟《黑客帝国》的故事以及打斗、视觉才是最吸引人的,如果把这几个主角的名字换掉了,那么林翰觉得整个故事就变味,甚至于自己写起来都怪遭遭的。

所以他打算把这些名字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这也是他甘愿承担的风险!

名字的问题解决后,他就开始正式写作了!

“四名武装警察悄无声息的潜行在废弃的大楼楼道里,负责行动的警察经过特种训练,标准配置警用手枪、电筒和所有警用武器,额定要求在15分钟内赶到任何现场,警察们四肢绷得很紧,以便悄无声息。

手电筒的光圈就像深渊水母一样在漆黑楼道的墙壁上游动,渐渐地所有光圈集中到了一个斑驳的木漆数字上面,303,就是这了!

大楼外面有‘市中心旅馆’的招牌字样,楼下停了两辆警车,已经关闭了引擎跟警笛,行动组小组组长一副老道的样子。”

小说一开始就跟电影剧情接轨,只不过却没办法那么直观的描述出紧张刺激的氛围来,不过林翰良好的文笔也可以让读者进行适当的脑补,在他们自己的脑海里面勾勒出这个场景来。

紧接着,女主角就出场了!

“特警瞄准靠近目标,随时准备开火,站在光圈内的是一个穿着黑色紧身皮衣的短发女郎,即使在凌乱的光柱下也不难看出,这女郎身材紧凑精致得出奇,浑身竟看不到一丝多余的东西。

秀发紧贴,皮衣闪闪发亮,她听话的将双手慢慢举起,神态紧张却不惊慌,整个人就像一头埋伏在丛林中的黑豹,静若处子,紧若弓弦,气度浑不似人间凡夫俗子!

特警慢慢靠近女子身后,拿出手铐准备动手,然而就在所有人都错神的一刹那,女郎忽然身子一闪,紧接着就是一整串令人窒息的快速动作,伴随着一串快速舞动声和沉闷的打击声,四个特警分别被击飞或者瘫倒,只有其中一个慌忙短促的射出一排子弹,但也全部打入了女郎背后的墙壁中……”

林翰一边写着小说剧情,一边开始思索起来,自己如果要拍摄的话,女主角的动作应该是怎么做,摄像机又该摆在什么位置。

这部分就是动作小说描写,但也只有微不足道的几个字,“一连串的快速动作”,但放在电影里面肯定就是一连串精彩动人的打斗以及炫酷剪辑,所以这也是小说跟电影的区别!

在皮衣女郎击败特警之后,一个戴着墨镜的黑衣男人却悄然出现了,女郎惊慌失措的一路狂奔,从楼道几乎只容一个脑袋钻出的窗口破窗飞出之后,借着冲势滚下楼梯,再在翻滚的过程中迅速掏出腰间的两把沙漠之鹰,转身举枪对准来路方向。

林翰对于这一段的动作描写非常满意,女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摆设或者累赘,她身手矫健,是主角的好帮手!

谁说的女性角色就一定要拖后腿或者矫揉做作的悲伤秋月当花瓶?

这一连串的描写下来,一个外表冷冰冰的顶级美女高手就跃然纸上,同时也开始设置了悬念。

这女郎究竟是谁?

对她紧追不舍的黑衣人又是谁?

为什么这两人有超越人类极限的能力?

林翰越写越顺,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面跳舞,这个开头十分吸引人,是他少有的从开头就精彩的小说!

“她终于起身继续逃跑,刚跑到大楼外通道,迎面就看到黑衣人早已在出口处堵截,崔妮蒂急忙转身,跃过另一片屋顶,黑衣人的子弹就像是长了眼睛,接踵而至。

两人瞬间跑到了屋顶尽头,这里到对面的楼顶足足有二十几米宽,崔妮蒂想都没想就跳了出去,跳势加上冲速,最后再来一个翻滚,这头雌性黑豹在空中使出了浑身解数使自己不会落下,她的身姿和动作都已经精炼、流畅到了人类极限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声轻响,她落在了楼顶对面!黑衣人紧接着跃过!

‘这不可能!’后面的警察们停住了追赶的脚步。”

在这里,林翰用警察们的表现说出了读者以及观众们的心声,相隔二十多米的楼顶,这两人却如此轻巧得跳跃了过去,超出了他们所知的极限!

紧张刺激的追逐,用旁人来进行侧面衬托,故事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