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元代帝王墓葬(第2/2页)

不过,除了十几箱黄金白银,以及一部分珠宝还算是不错的收获之外,其他绫罗绸缎什么的都已经腐朽了。就算是刘东的舍利元光都难以修复完整。

“真是可惜了!”

看着几个箱子中已经快腐化成灰的书籍和画卷,刘东忍不住叹了口气。

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在幼年时,便随南人学者郑深,学习《孝经》等儒家经典。

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尤其偏爱宋徽宗的瘦金体,曾经收藏了不少有宋时期的名家手迹。想来这几箱子已经腐化成灰的故纸堆中应该有宋徽宗的手迹。

而宋徽宗的书法和画作,拿到现在可是个顶个的一级文物,好一些的几乎都算国宝了。

当然,就算刘东再可惜,面对一堆灰尘也是回天乏力了!

舍利元光虽然神奇,但到底不是万能的!

平复了一下心情,把中室里有价值的陪葬品搜罗了一下后,刘东顺着墓道朝后室走去。作为存放墓主棺椁的主墓室,防御设施要比前室和中室更多一些。虽然没有陷阱,但在中室与后室之间,一道厚实的汉白玉石门拦住刘东的去路。

而且,这道沉重的石门后面,还使用了中国帝王墓葬中常用的“自来石”装置。

所谓的“自来石”就是一根坚硬的石条而已。

解释起来也简单,一般来说,在开凿墓室的时候,工匠们会先将石门门轴的上下端制作成球状,又在两扇石门中间齐门缝的相同部位,雕凿出一个表面突起的槽,然后再在门内中轴线不远的石铺地面上,凿出一个前浅后深的槽来。

关闭石门前,人们先将那根有相当宽度的石条,放在地面的凹槽内,并慢慢让其前倾,使之与石门接触。

当人们从地宫中撤出后,石条借助其本身倾斜的压力和门轴轴端的“滚珠”作用,自动地推着石门关闭,直到它的顶端落在两肩石门的那个凸槽内。这时,谁若要从外面将石门推开,也只能是痴心妄想了。

听着好像很简单,但是在现代科技看来如此不值钱的东西,在古代那种生产力不发达的蒙昧时代,确是蕴含着工匠们聪明才智和对诸多科学原理巧妙运用的伟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