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迎客松,黄河鲤】(第2/3页)

“呵呵,这并不是普通的地图,说是一份真实的‘华夏众生图’、地方官员的业绩图也不为过。按照以往制造地图的流程,都是由各地政府的相关部门报上分图,然后由国家制图办公室统一制定,可像这样的内容,你认为地方政府会如实上报么?”

苏定方微微一笑:“高买组织也是受了上面两位首长的秘密委托,才花费三年时间、无数人力去实地调查,才制定出这样一份真正的‘众生图’,目前还被列为‘sss’级机密,普通人如果知道了,立刻就要被查水表请喝茶……”

周易苦笑道:“老爷子,我好大的面子啊?居然让您拿这份‘sss’级的地图给我看?”

“哈哈哈,放心放心,你这个混元高手也是太低调了,完全不知道政府对我们这种级别的高手会是如何优待,别说是‘sss’级的秘密了,就算是数字级标识以上的天、地、玄、黄这种天字号绝对机密,你也有资格知道。否则我怎么可能拿给你看?”

苏定方笑道:“而且当年委托高买组织制定这张地图的大人物之一你也认识,说起来他还欠着你的人情呢,呵呵……”

周易点点头,不用等苏定方说破,他已经猜出了这位大人物就是唐公。看来唐公的决心很大,否则就不会瞒着地方政府,动用高买这种地下势力来制定这张‘众生图’了。甚至在众生图之外,高买肯定还做了其它工作,不过苏定方没说,自己也不用打听。

混元级别的高手受到政府优待么?周易却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苏定方固然是一帮之主,甚至可以超越法律之上,可他也同样要为政府工作,这种优待自己还是不要的好,水太深了……

“苏老堂主,您把这张地图拿给我看,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周易笑道。

“这还不明白么?周氏集团和宝岛应氏集团联手搞得‘绿色关怀医疗活动’上面已经知道了,而且非常支持,有了这张地图,至少你们能更清楚应该在哪里花钱,否则这个活动搞起来,被地方政府一阵忽悠,很多钱就要花得不明不白,那不是太冤枉了么?”

苏定方笑道:“这也算是老夫送你的见面礼吧,周氏集团做的是好事,如果在过程中需要什么帮助,三十万高买弟子都是你的后盾!”

“原来如此,谢谢老堂主想得如此周到啊?”

周易一听,还得说是老江湖,人家就是想得周到,否则就算程栋再怎么精明也只是个法籍华人,说不定就会被华夏地方政府给忽悠了,要是好好的一个绿色行动变成了‘黄色行动’‘灰色行动’,那不是坑爹么?

……

连续肆虐了数日的大雨难得停歇,化成了淅淅沥沥的麻杆子雨,永济大坝上的军民们终于松了口气,可以坐下来喝一碗热呼呼的肉汤、吃几个白馒,吃饱喝足之后抽上几口烟,摆摆龙门阵了。这些平日里最普通不过的享受,在如今却成了一种奢侈,一种无上的满足。

螺丝湾上游的深水窝子中,刚刚加固的临时码头上停泊着一艘罕见的万吨散货轮和几艘小型军舰。深水窝子刚好被三面山壁包裹其中,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水深也足够,为了便于抗灾期间的物资运输,永济县抗灾临时指挥部顶着物资匮乏的巨大压力,特别加固了港口,上次的洪峰使大堤部分段落产生了‘溃坝’现象,却也没能对深水港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洪峰一过,略加修复就又投入了使用。

按五十五师师长曾可柔的话说,抗指总算是做了件好事,也幸亏有这个深水港,否则要改造‘江海号’就是痴人说梦了。

国家对飞机、汽车的制造过程管理极严,可对造船业却极其宽松,只要你有能力、有资金,造一艘万吨巨轮下水都成。估计这是因为水上交通的管制不向公路和天空一样严格,毕竟往黄河长江里放条船,也没人设卡收费、更不需要提前申请航线。所以在华夏经常有农民造船家融资几千万造船下海的事情出现,在造船方面,那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间。

常四海就是此道高手,让周易没想到的是,东海十三鲨居然也是此道高手,再加上海军方面的机械师,江海号的改造项目就这样硬桥硬马的上了台面;眼看着那块重达六七千吨的‘花石纲’被数条巨大的力臂吊了起来,机舱被打开,常四海等人正把海军临时拆卸下的发动机连接上去;这个江海号就是个怪胎,主机、齿轮箱、尾轴三点的直线误差竟被控制在7丝以内,甚至比头发丝还要细上一倍;而且常四海这个水上‘飙车党’早就预留出了并联发动机的位置,除去原本就超标准安装的两个五千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外,竟然还有四个位置。这是时刻准备着要搞六联装啊?

所以当周易和王栋提出要改造‘江海号’,拆下海军的发动机给他时,这条老龙乐得口都合不拢了,能有机会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常老爷子比干啥都高兴,当即就答应了。

等到海军的机械师悻悻然地带着发动机过来,只看了机舱一眼,顿时就什么气都没了。每个技术宅都有一个梦啊,能够亲手打造出这么一艘民用级的海上快车,海军的机械师也会得到巨大的满足感。

这项改造工作是非常艰巨的,可是却要在后天之前完工,好在有常四海和十三鲨这样的熟练工,有码头全部资源的支持,有周易和王栋这两个人形大力暴龙充当苦力,太阳还没落山,就赶出了百分之五十的进度。眼看明月出水,太阳落山,才在周易的强烈要求下暂时停工,准备吃过晚饭之后,再连夜赶工,争取在明天中午前让这条‘生命之轮’真正可以肩负起拯救生命的责任来。

这是一个难得的夜晚,连续下了一个多星期的大雨不但渐渐转小,最后竟然停住了。人们早就开始习惯的狂风也化成了微风阵阵,原来平静下来的淮水也可以这样美丽。

这顿饭就在船上吃,周易王栋、常四海的一票徒子徒孙,加上苏定方和他的十三条鲨鱼,就连瞿乃文、刘跃波也凑了过来,一下子弄了三十多口子,开了几大坛子老白干,这顿饭就红红火火的吃起来了。

常四海的人和十三鲨都是泡制水货的高手,虽然手艺远远比不上周易,却是别有一番风味,十三鲨是海边来的,做水货的风格较为粗犷,通常是连鱼鳞都不去,甩上一吧盐就算完,可就是火候掌握的好,那带着鱼鳞的水煮鱼蘸了香醋吃,味道比螃蟹都不差多少。

常四海他们手艺就精细些,用的材料多,也更干净一些,这都有常香姑给把着关呢,跟了叔叔师傅学了几天手艺,她的眼光也高了不少,就连明味这个老吃货都佩服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