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制定政策(第2/2页)

“哦,苏董准备怎么办?我记得不错的话,好些公司都是大华的重要供应商吧。”大华实业的营业规模日渐增大,无论是海上钻井平台,海沧石化基地还是大华船业,都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和装备的供应,在90年代初的背景下,大华实业是脱不开外国供应商的,由于专利的缘故,某些供应商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这也是其他的中国私企无法复制大华实业的原因之一。没有海外油田的情况下,很少有公司能筹措数以千万计的外汇。

小胖对于被轻视,不仅感同身受,更加有点不解的道:“师父说不着急,不明白他怎么想的。”

“也许晾他们几天。”

“晾着也挺好的……呃,那是个外国人吧。”小胖指着一个刚进门的家伙。

林永贵皱眉看过去。

这是个穿着大风衣的外国人,风衣的确很大,里面简直能裹进两个人,现在像是罩在一个大型的米其林上。

只见他直直的走向苏城,站在长廊的一端,就用怪腔怪调的英语打了招呼,并问道:“苏董,您会参与制定阿塞拜疆的石油政策吗?”

“也许,我不确定。”苏城微笑道:“假如制定阿塞拜疆石油政策的是国家石油公司的话,我大概会参与。”

两人的英语肯定都不符合伦敦腔的规范,但内容却让人震惊,林永贵忍不住问小胖:“苏城有资格参与制定阿塞拜疆的石油政策?”

“我不清楚。”小胖傻傻的摇头。

“那国家石油公司呢?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

“这个我好像知道一点。”小胖拍拍脑门,道:“师父好像做了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副总裁。”

“怪不得。”林永贵喃喃道:“这么说来,是消息传出去了。”

小胖似懂非懂的问道:“这么说,外国公司也要加入咱的曙光理事会了?”

“大概吧。”林永贵有强烈的羡慕感,他毕生追求的,不就是这种影响力吗?

阿塞拜疆也许是一个政治小国,但它是一个石油大国。影响阿塞拜疆的石油政策,这是林永贵以前想都没想过的。

“重新草拟一个计划,胆子可以放大一点。”林永贵没有往苏城跟前凑,而是转到假山背后,打了一个电话回去。

接着,他想到苏城所说的三次采油,又叮嘱一句,道:“喊两个懂三次采油的专家,到北京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