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那又如何(第2/3页)

这一次,爱国主义的大旗又升起了,他的说法也不算错,若是将中国替代为石油总公司,那就更准确了。

苏城不置可否,他认真想了一下,看向林永贵道:“林书记,胜利油田是什么意思。”

“唰”

十几个人整齐的看向林永贵。在争夺小集体的利益的时候,国企的心很齐。

林永贵“咳咳”了几声,状似憨厚的笑了两声,撇清自己道:“无论你们得出什么结论,我都支持。”

石油总公司是他的上级单位,也是正管领导,胜利油田的独立性虽强,也不能完全忽视人家的意见。何况,林永贵的最终目标是石油总公司的总经理职位,得罪所有的同僚,可不是得到这个职位的正确选择。

因此,林永贵表示弃权,再正常不过了。

“唰”

十几颗脑袋又整齐的转向苏城。

“我明白了。”苏城说了这么一句,又没了声息。

林永贵有点歉疚的看看他,很是无可奈何。

苏城偏着脑袋,自己琢磨着。

要是严格按照合同说话,那石油总公司根本没有提要求的资格,除非他们能说动哈萨克斯坦方面。

但是,石油总公司明显不准备用合同说话。他们显摆的是自己的政治权利和国企身份。

或者说,他们就是在借用自己垄断地位,强行索取好处。

合资公司看似公平,但石油总公司只要获得超过五成的股份,那就拥有了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如此一来,采购哪家的产品,还不是由着他们选择。

如果同意三七分成的合资公司,那比三七分成的比例采购还糟糕。

这简直就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故事。

是把我当猴耍啊!

苏城的怒火,熊熊的燃了起来。

他一向重视公司的公关工作,尤其是政治公关,这是因为他知道,国内外的石油公司永远不可能脱离了政治影响而独立工作。

什么公平正义,在每年上万亿美元的能源行业是不存在的。就像是他在阿联酋得到的瑟坦油田,多少家公司竞标,大华实业付出了四千万美元,还是贷款的,获得了每年十亿美元的回报。其他公司付出了几百万美元,却一无所得,这又怎能用公平正义来解释。

然而,陈立正和他身后的石油总公司的高官们,还是太高看自己,太小看私企了。

也许在他们眼里,中国境内的石油公司,就是他们案板上的肉,今天想剁一块,那就剁一块……

在中国境内的石油事务中,或许真的如此。

但在中哈石油管道的问题上,却绝非如此。

苏城握紧拳头,做出了决定。

陈立正也等的不耐烦了,静默了七八分钟以后,忍不住问:“苏董,你是什么意见?”

和舒兰坐在一起的女孩儿也诧异的看向苏城,心想:他闭着眼,不会是睡着了吧。

忽的,苏城睁开了眼,黑亮的眼珠,正好看向女孩这边。

女孩子正研究呢,一时间有点不好意思,垂下眼睑。须臾,她又觉得不对,心想:我怕什么呢。

她马上抬头,再看向苏城,人家却已挪开了视线。

“合资公司……也可以。”苏城的声音不大,缓缓的,道:“利润三七分……也可以。但是,大华实业要七成,石油总公司要三成。其他条件不变。”

当他说到“利润三七分也可以”的时候,陈立正的心跳都加快了。

接下来的转折,则是让陈立正的心跳变的更快。

不止是陈立正,让在场的中老年官员都有幻听或者心脏病犯了的怀疑。

“大华七成?苏董,这可不能开玩笑。”陈立正几乎有莫名其妙的感觉。

苏城坚定不移的道:“不开玩笑。如果要成立合资公司,大华实业必须占七成。”

“投入呢?”陈立正强忍着问。

苏城理所当然道:“还是按照你们说的。”

“啪”

贺海涛拍案而起了,为了石油管道的订单,他先是站在中哈石油管线这边,又站到安大线那边,几乎要心力交瘁了。现在被苏城一闹,登时也肝火上扬了,怒道:“你疯了不成,还其他条件不变?我们出人,出土地厂房,出生产线,然后你叉个手,检查一圈,就要占七成,你当我们是傻子?”

苏城经过了适才的长考,不慌不忙道:“因为订单捏在我手里。你们有人,有生产线是没错,但没订单,你们就赚不到这笔钱。生意就是生意,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

做出了决定,就要毫不犹豫的执行下去。苏城是决定了背水一战的。

虽然得罪了石油总公司,很有可能让国内的业务陷入困境——首当其冲的就是海沧基地中每天生产的数十万吨成品油,这是中石油的绝对领域,哪怕限售一天,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但苏城分析了局势,觉得自己能承担这样的损失。大不了雇船把成品油卖到国外去,虽然利润将因此变的微薄,甚至造成亏损,但只要等到林永贵上台,翻盘也未可知。

当然,要是林永贵不能如期上台,大华实业的地位可就尴尬了。在周老渐渐淡出上层权力圈的情况下,苏城除了不愿打交道的苏老,很难再找到能帮忙说话的人了。

如果这是赌桌,苏城等于是全压了。

贺海涛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仿佛气笑了似的,表情扭曲的道:“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我们付出人、财、物,然后得三成股份?那得到七成的大华实业付出了什么?”

苏城用手指敲敲自己的太阳穴,道:“我们想办法拿下了中哈石油管线。我有纳扎尔巴耶夫的授权书,你没有,所以,分成的比例得我订。”

贺海涛又气又怒,偏偏无话可说,脸都像是肿了一圈似的。石油总公司提供的人财物里面,人和物差不多都要宝石机来出,除了他们,也没有哪家石油机械厂敢说,自己能组建一个全新的石油机械公司,供应一条上千公里长的石油管道,还能不影响自己的生产经营的。

贺海涛的宝石机付出的多,要求的比例自然就高。苏城要压缩中石油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那损失最多的,也必然是贺海涛的宝石机。

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苏城是一毛不拔,什么都不投入,就想得到七成的股份,这让贺海涛如何服气。

要不是年纪大了体力不足,贺海涛真想一脚踢飞了桌子,举起苏城,把他生撕成两半。

那咬牙切齿的样子,多半就是在想类似的情节。

陈立正的笑容也冷了下来,说:“苏董的意思是,石油总公司不同意,以至于退出也没有关系吗?”

这是杀手锏了。如果石油总公司退出,缺少的可不仅仅是石油管道,有可能连一个专用阀门都没处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