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钱魔力(第2/2页)

随着80年代末价格闯关,90年代初的恶性通货膨胀,对单位职工最大的影响,是工资调整。事业单位和机关干部的工资,每年以15%乃至30%的幅度调整,而景况不佳纷纷倒闭的企业,数年来都没有涨薪,以往高高在上的福利待遇,瞬间滑落了下来。

荣尚国又是懊恼又是羞愧的道:“我看上台的许多人,都是工人……唉,这次回去,有的闹了。”

卢胖子忧心忡忡的道:“咱们得合计一下,别让大华又挖走了工人。”

荣尚国苦笑:“年终分红八万十万的,咱们拿什么来留人。他们去年挖走的那些高工,回去一说,你说有几个人不愿意来大华,到时候,人家怕是又要挑挑拣拣了。”

“他们挖过去的工人,没几个人分到钱。”卢胖子对此倒是知道一些,低声道:“大华的这个分红清单里面的人数,只有大华员工总数的10%的样子,而且有基础的年限要求,去年挖角过去的人,肯定没有拿到分红。”

“几年能拿到?”

“最少3年吧。”

“那有什么区别……”荣尚国意兴索然的道:“大华现在只要能造出船来,再解决供应商的问题,咱们就得上杆子的送股份了……”

说到此处,他迟疑了一下,再猛拍头:“这家伙,这个祝捷会,就是给供应商看的啊。”

卢胖子也醒悟过来:“大华欠供应商的,也就是几亿元。现在看苏城一掷千金,那些墙头草哪有不跟着的道理。”

就在主席台的侧后方,一群记者也在探讨眼前这难得一见的场景,镁光灯不时的亮起。

二十几名记者,明显分成了三派,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中立的。

期间,持有中立态度的记者人数最多,却不怎么说话,只有反对和支持的吵作一团。

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记者,都想用恰当的方式,给本次事件定性,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放在20年后,用具有震撼性的方式发现金,根本算不得事儿,但在1993年,确实值得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