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大优势(第2/2页)

对大华船业来说,有了巨型总段造船法,有了平地造船法,再加上一系列的新购买设备……如果不是人员的熟练度不够,人数不够多的话,压低在平均值的60%都没问题,哪里在乎江南造船厂匀出来的一点点吨位。

对这位不明真相的副总,苏城也不愿恶言相加,笑笑就道:“大华船业目前的订单足够了,多谢卢总关心。”

卢总摸了摸自己肉乎乎的下巴,眼神闪烁了一下,问:“怎么,平地造船法有什么问题吗?比如速度比在船坞中慢?”

这次轮到苏城奇怪了:“为什么这么说?”

“要是我们江南造船厂,有这个平地造船法,最少一次开工8艘5万吨级的船,按照80天的周期,3个月就是40万吨,一年是160万吨。嘿嘿,2年半就把所有的订单做完了。大华现在才开工了5艘小船……我就想,您知道的。”

苏城无奈摇头,道:“这批船舶完成以后,我们就会开工万吨级的船舶了。另外,说到造船周期,80天其实长了点,我的要求是65天。”

“65天一艘万吨轮船?”

“5万吨以下吧。5万吨以上的船舶,我们要过段时间才开工。”苏城没有丝毫要掩饰的意思。这些信息也是不好掩饰过去的。船舶开工和交工,都是大动作,有心人一查就知道。

相反,现在的大华船业还是需要国内船业公司帮衬的。詹志芳代表的只是中船内的一个派系而已。以央企的庞大,两三个派系是最少的。如小胖的父亲黄恒丰与詹志芳就不对路。

以前的时候,詹志芳出面代表中船打击大华船业,其他人并不关心。但是,当大华船业拥有一定实力,至少能够自保的时候,詹志芳就不能代表中船重工了,他将重新成为中船内某个派系的代言人,而苏城,只要等着中船其他派系的人出面合作就可以了。

这种实力带来的环境变化,苏城已经用的捻熟。所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是弱小的新生力量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