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道义制高点(第2/2页)

闫学灿这下愣住了:“为什么啊?”

“中远船务受制于国资委。他们的胃口太大,所以,不光是中远船务,远洋集团和中船集团的下属单位,差不多都没戏了。我让他们发布正式的公函,也免得日后有人颠倒黑白。”

闫学灿眼睛瞪的溜圆,远洋集团和中船集团的下属单位都不能用了,那中国哪里还有造船工人?

他拼命回想的时候,杨明敲门进来了。只听他轻声说:“大连海洋船舶集团公司,也拒绝了。”

“正式公函?”

“正式公函。”

苏城满意的点头。

闫学灿理解不能,不由问:“咱们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工人啊。难道自己培养?”闫学灿说着说着,自己算了起来,道:“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工人,用教学方式的话,6个月左右就算出师了,配合咱们的老工人,做船体估计还行。不过……唉,要不送到国外培训一下?我知道日本和法国的船厂都做这种生意,3个月到8个月的培训,能拿到比较高级的焊工证了,就是费用高了一些……”

苏城听他啰里啰唆的,笑着摆摆手,道:“不做劳务合作,也不是找不到工人。没有张屠夫,还只有带毛的猪了?”

闫学灿是做过功课的人,一听就急了,道:“苏董,您不会是想挖人吧?那可不行,一个两个也就算了。咱们最少要几百名工人,一铲子挖下去,中船肯定要恼火的。”

“嗯?”

闫学灿见苏城在听,赶紧道:“几大船厂的工人都是国家工人,您真要去挖人,中船只要不放档案,咱们就抓瞎了。万一,中船下一道行政命令,咱怎么整。”

苏城再次看向钟志根,笑了,道:“你说的,老钟考虑过了。”

“考虑过了?”

钟志根点头笑道:“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公函就是这个办法的一部分。”

闫学灿是聪明人,迟疑的问:“示敌以弱?”

“是这个意思,准确的讲,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钟志根顿了一下,笑道:“看着吧,中船的反应,不会比中石油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