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竞速勘探(第2/2页)

以国内外目前的大环境,以及海沧计划蒸蒸日上的局面,苏城有八成把握,能请动中国石油总公司做劳务公司,反正他们也不是第一次给大华实业做劳务公司了。实在不行,就找胜利油田,也能拉出几万人……只要林永贵发话,总公司也不能过度干涉下面油田管理局的事务。

其实,就是一个胜利油田的员工人数,也比埃克森美孚的两倍还多。伊藤商社除非把他们多种经营的其他部门社员都拉出来,否则也只能干看着。

作为330万人口的新加坡城的居民,李政夫小脑袋根本无法想象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大会战的局面。

他们玩弄高科技,也许确实能达到更高的工人生产率,但要论总产率,就算把中国打回民国,新加坡也是比不上的。论全面技术和综合实力,创立不久的大华实业也许无法和两国合资的新马集团相比,但要落后,也落后不了多少。但是,当双方都充分利用国家力量的时候,新马公司就不是落后,是拍马难及了。

李政夫完全无法理解苏城所谓的充足投入是什么,想当然的道:“你还说节省客户的成本,充足的投入,岂不是要增加成本?”

“我们保证节省的时间物超所值,而且总成本可控。”苏城笑笑,道:“大华可以提供灵活的方案,以及融资手段。”

“我们也可以。”伊藤信重声音低沉。

“这让我太难决定了。”阿里克塞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了,像极了祭坛上的猪头。

他眯起眼来,看看苏城又看看李政夫,突然一笑,道:“你们看这样如何,我把油田划分成两个部分,你们分别进行勘探,谁先勘探出石油来,整个油田就交给谁来做。当然,另一家油田,我也会支付相应的费用。”

阿里克塞打的如意算盘,听的苏城和李政夫都怔住。

这不等于是竞速勘探了!

这种事情在资源采掘行业并不鲜见,但提出这种方案的,往往附带着大规模的政府合同。例如澳大利亚的铁矿勘探,就曾经出现过哪家公司先勘探出铁矿,哪家公司就能获得更多勘探区域的合同。

但阿里塞克的情况不一样。他的油田面积太小,也拿不出更多的勘探合同。

与之相对的是,竞速勘探的成本大大高于常规勘探,且会令失败的公司明显吃亏,制造大量的不必要成本。阿里克塞拥有的油田面积比斯科勒油田大些,但也不过是秋明油区内的一块油田罢了,哪里值得进行竞速勘探。

不过,苏城和李政夫看看周围的俄罗斯人,却不约而同的点头了。

这些人占有的油田也许没有一个油区,但三分之一的秋明油区总是有了。对70亿吨的大油田来说,三分之一的技术服务合同,也能养肥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