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换一份工作?(第2/2页)

“年薪的10%啊。”费恩这下抑制不住贪欲了。德国工人的薪水很高,花销也很大,而且薪金增长的幅度很小。在这一点上,他们很像是国企工人,生活优渥但活钱很少,有赚外快的机会,倒是颇为振奋。

而且,像是费恩这样的年龄,本身是很好找工作的。到中国淘金几年,然后回国再找一份工作,顺便解决了买车买房的问题,是很多德国人追求财务自由的一条路。战前的雇佣军和战后的输出劳工,全是一样的。

费恩在中国也呆了一些天了,知道这里的消费水平很低。即使是住在酒店里,一年下来也能剩很多钱,缴税过后,估计都比自己原本的薪水高。

想了一下,他轻声道:“我得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苏城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在外国人面前,多半是以老板的姿态出现,说话是很少的。

舒兰则做出一个加油的姿态,笑道:“你可以继续读书的,德国有继续教育吧。以后就不用常年在工地呆了。”

费恩一脸的苦笑,心想:我这个专业,学到博士,还不是要到工地上来。

苏城则把目光放的更远。

大华的工人陆续安装了5座10万吨的甲醇设备,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这次的乙烯设备,除了自己的培训之外,又有中石化被迫派来的扬子乙烯团队帮忙,进度非常之快。

不过,要想达到证明自己,并招商引资的程度,现在的基地还不够明显。

苏城想了想,叫来杨明,道:“你们讨论一下,我们设置一个完成奖,以现在的时间为基础,每提前一天完成进度,就给一笔奖金,具体数额多少,你们算好了拿给我看。”

此时完成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有一些工程项目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尽快完成工程将显著的提高甲方的收益,对于乙方来说,多赚钱总是没坏处的。可以算作是金钱上的双赢。

不过,对于包含了新兴集团这样的军队企业,中石化这样的央企,巴斯夫集团这样的外企,以及无数大中小型的普通中国工程队来说,要设定一个恰当的完成奖金,确实要费一番思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