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是可气啊(第2/3页)

毛主任意料之中的又问了一句:“如果中石化的资金问题解决了,是否能够撑起这个石化基地?”

“我们没有相关的准备,还要再研究一下。”康庆峰毫不犹豫的用“研究”搪塞了毛主任。

即使是副部级的发改委高官,面对如此经典的国粹,也是无可奈何了。

毛主任表情不变,脖子继续转动,面向中石油的代表刘秉刘部长。

苏城卡着空档,没有让他问下去,忽然笑了两声,道:“康厅长,中石化有做准备吗?”

刘秉被拦住了,脸上反而泛出笑容,双手安然的置于膝上,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康庆峰还没有从党校听课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诧异的问:“什么?”

苏城不急不缓的道:“70万吨的大乙烯,成套引进也要做准备。以大华实业引进大甲醇的经验,越是大而复杂的设备,培养熟练工所需的时间就越长,设备公司还要进行面试考察,否则不能交钥匙。中石化最少得提前一年。也就是说,1991年12月以前,中石化连试运行都做不到。另外,安装需要员工进行初步培训,大概3个月左右,这样算来,1992年3月前,你们都没办法试运行?再一个,购买设备以前的考察程序,资金准备,你们也没有做吧。”

康庆峰得到的命令就是观察情况,没心没肺的笑道:“这么大的项目,需要的时间长也情有可原吧。”

苏城不理他,转向银行人的那边。他只记得中国银行的代表,就问:“蒋经理,这样的对象,你们要多长时间才能决定放贷?”

蒋经理愕然。

毛主任鼻翼微动,笑道:“说说看。”

中国银行的蒋经理只好道:“如果确实是要经过设备供应方的考察,那就要等供应方的考察结束,再考虑放款。”

苏城面向康庆峰,道:“如此说来,中石化得准备7到14亿美元的自有资金,这要多长时间?三个月有点不够吧……其实,我说这么多,就是一个意思,康先生,中石化若是接手海沧计划,到1995年能投产吗?”

“这个,我不清楚。”康庆峰哭笑不得,他和苏城在阿布扎比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交道,此时才宛若惊醒一般,但却应对乏力。

苏城毫不放松,继续逼问道:“中石化的资金虽多,花费也多。1991年的预算都安排完了吧。如果银行不能放款的话,岂不是要到明年才能考虑海沧计划?这种筹备速度,接手海沧计划又有什么意思?”

假如真的要到了政策,预算增加并非不可行。但中石化还没决定是否接手海沧计划,自然无从奢谈政策。而且,这也超过了康庆峰的决定范围。

康庆峰看着苏城,琢磨着他的意思,想的头都胀大了。

在场企业的心态是不同的。要说中石化想不想做海沧的石化基地,它当然想了,这种大石化项目,应当是石油化工企业的终生追求。但是,多做多错的心态又在影响着他,万一把70亿美元的海沧计划给做败了,高层领导一准把皮带解下来装上吊……

前怕狼后怕虎的情况下,让他们说一句“我来做”比登天还难。但是,要让他们说一句“我不做”,也不比入地容易。

康庆峰就这么僵着,想弄明白苏城究竟在想什么。

还是毛主任咳嗽一声,笑吟吟的道:“苏董,大华是什么想法?”

苏城暗擦了一把汗,心想,找个捧哏的还真不容易。

转瞬,苏城正容道:“毛主任,我是想要证明按出资比例决定投资的方式不正确。”

这下子,打酱油的中海油代表都把头抬起来了,横看竖看苏城的牙齿,想不明白他怎么逮谁咬谁。

毛主任也无奈道:“你怎么证明了。”

苏城摊开手,道:“中石化到1995年都建不成石化基地。大华实业只要2年时间就能建成。这不就是明证?”

康庆峰急了:“我没说1995年都建不成石化基地……”

“如果大华2年内不能建成70万吨乙烯的石化基地,任凭处置。”苏城说话还是留了一份余地,任凭处置其实就是一句托词,只是说明态度而已。

但是,康庆峰哪里有权力说明态度,就是一句托词也不行,无奈的坐在哪里大眼瞪小眼。

毛主任打圆场道:“能不能2年内建成海沧计划,和出资比例有什么关系?”

“如果中央决定1995年建成也可以,大华石化公司独资都能做到,每年7亿美元的投资而已。我们也不用什么海沧计划了,独立申请,发改委能不能批准?中石化既然除了资金以外,没有做任何的准备,不如只收起资金分红算了。”

毛主任不得不承认,苏城的说法很有道理。如果大华实业单独申请一个大乙烯项目,在海沧计划暂停或结束的情况下,确实很有可能批准,只是手续比接手海沧计划的复杂一些,条件苛刻一些。

这时候,毛主任突然明白苏城对海沧计划为何如此积极了。

中央白给了15000公顷的土地,预先投入了数亿元的平整费用,又划出了特区……除了台塑,中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要来这样的政策和实惠。

台塑不做是因为眼光高,对大华实业来说,这确实一块再好不过的根基了。

会议室里只有苏城一个人的声音:“中石化完全没有完成海沧计划的准备,但大华已经准备一年多了。所以,我建议,出于尽快完成海沧计划的考虑,出资比例只做分红的参考,经营权和建设权交给大华完成。”

苏城眼里闪着星光。如此庞大的石化基地,对于国内国际的石化市场将产生巨大影响,这就像是拥有了一个湖泊,想养什么鱼都行,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

康庆峰终于明白了苏城的陷阱,他是想让中石化出钱,但不想让中石化有经营权。等于把中石化当作了一个银行,不仅是资金的银行,还是人力和技术的银行。

这当然不可以。康庆峰据理力争道:“按照出资比例形成董事会是最正常的模式……”

“中石化决定接手海沧计划吗?”苏城打断了他。

康庆峰的嘴巴张合了两下,没办法说下去了。他没资格说“决定接手”的话。

苏城于是继续道:“现在的情况,不是谁来接手海沧计划,而是中石化根本无法接手海沧计划。所以,不如由大华实业来接手,中石化出资获得分成等条件,不是各得其所?”

“但你们没钱。”

“启动资金只要7亿美元,如果投产的时间延长,需要的资金也减少。”

康庆峰被气笑了,道:“大华现在有5亿美元吗?”

苏城反问:“中石化有吗?我可以明确的给出大华实业的融资时间表,你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