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渔政船(第2/2页)

那些船厂,如果也能像苏城的济南动力机厂一样拼,黄恒丰自觉毫无胜算。

“黄厂长。”陈祖年唤了一声,打断了黄恒丰的遐想,向他介绍道:“这位是我们190柴油机的设计者,刘秋工程师。”

“你好,刘工程师。”面向普通工人,黄恒丰的态度是很好的,更像是小胖的爹。

刘秋的头发永远都是乱的,油手握了一下,便道:“我来介绍190柴油机吧。”

他是早得到明示了,也没有多余的话。

黄恒丰站了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边听边观察车间,目光突然定格在了一个普通工件上。

说它普通,是因为工件本身很常见,但它被放置在有机玻璃罩中,又是如此的不普通。

黄恒丰自然而然的走了过去。

只见工件下方,斜斜的写着一排小子:1987年,济南动力机厂重生,48位工人师傅共通加工完成了这块工件,并以此纪念济柴之魂。

陈祖年深深的看了一眼工件,小声道:“到去年,济南动力机厂已经停工一年半了……车间重启的那天,工人们用加工这块工件做庆祝……”

他形容当日工件传递的过程,黄恒丰立即停住了。

良久,他才说:“停工一年半,能够持续的维护设备,并且保证机械完好,不容易!在重启当天,能够加工出这个机械,说明你们的保养工作,做的到位,不是应付差事,是真心实意的。你们有这个精神,无论是否被收购,总有爬起来的一天。”

说到这里,他做出了决定,道:“苏城,你们如果真能在3个月内完成660KW的柴油机,我可以优先采购,每台20万元,如何?”

20万元,已是柴油机成本的三倍以上。黄恒丰不会范这么大的错误,只能说,他给济南动力机厂留足了利润。

苏城大喜过望,一边拍着胸脯答应,一边问:“真的是给渔政船做?”

“当然。”

“既然这样,一台柴油机10万元。”苏城斩钉截铁的道。

“这怎么行。”

“等您以后要造大船了,也别忘了我们就行。”苏城再次道:“给渔政船提供柴油机,我们只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