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路(第2/3页)

鹿灵犀端着茶杯,略有些出神地看着对面聚精会神看着剧本的李谦。

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是很复杂,也很微妙的。

就好比她和李谦之间,大二那时候刚去担李谦他们班的课,那时候廖辽跟周嫫还没开始撕逼呢,对于李谦的真实身份,大家也都还并不知道,鹿灵犀当然也不知道。可大家打过两三次交道之后,鹿灵犀很自然的就不拿李谦当学生看待了,而是当成一个有什么事情可以平等交流,甚至有些事情可以放心托付给他的同龄人来看待——学生和老师之间,大约很难说会存在友谊这个说法,尤其是在学校期间,身份的不对等,再加上国内素来强调“尊师重道”,让双方在对话时的身份,是有着一定落差的……可偏偏,鹿灵犀教了他们班没多久,跟别的同学肯定还是师生,可是跟李谦,就大约很有点老朋友的意思了。

从那个时候起,鹿灵犀就隐约觉得,这个家伙将来或许能做出点什么成就来。

结果,还没等将来,李谦的真实身份暴露,让鹿灵犀不得不感慨:怪不得!

有这样一个学生,无论老师是谁,那当然都是很容易就会引以为荣、引以为傲的,鹿灵犀自然也不能免俗,所以,时间一长,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让双方的相处越发自然起来。

只是在此之前,即便是两人本来就已经关系不错,而且鹿灵犀也比较看来李谦的未来,但她却还是没有想到,这才刚刚大三而已,李谦就已经让她不得不再次刮目相看了。

他的《新白娘子传奇》,做得让鹿灵犀都觉无话可说。

而且不止是她,电影学院里的许多老师、同事们聊起这部电视剧,也不得不承认,在电视剧这一块来说,这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于是自然,担过李谦课程的老师们与有荣焉,担任过李谦的课,跟他关系不错,现在还担任了李谦的系主任的鹿灵犀,就更是不止一次被同事们拿来打趣——“鹿老师,怪不得当时你非要考摄影系的研究生,毕业了也去教摄影系,感情伏笔在这儿呢!”

说起来,也不过付之一笑。

她当然不可能在几年之前就知道摄影系会出这么一个妖孽的学生,自然也就不可能在几年前就为了这件事情打算——说到底,大家都有些羡慕罢了。

像现在,自己这个做老师的,就可以把本子交给他,让他帮着给参谋参谋——说是参谋,其实基本上就是在等着他的意见落槌呢!

原因无他,自己这位弟子在《新白娘子传奇》中所展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堪称是出手惊人!所以,即便是骄傲如鹿灵犀,也认为他有资格评判自己的剧本之优劣了,甚至还会很看重他的评价。

……

剧本不算长,大约不到两万字,但李谦看得很用心。

足足半个多小时,李谦才看完了,想了想,又往回翻着仔细琢磨了好几处地方,这才抬起头来,跟鹿灵犀对视着,思忖了一下措辞,笑着问:“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鹿灵犀闻言呼吸一滞。

不过她掩饰的很好,眼神略微的一下呆滞之后,很快又微微地笑起来。

“一听你这么问,我就知道完了。那就干脆实话实说吧!”她笑道。

李谦也笑笑,道:“本子是个好本子,要是秦渭愿意拍,我相信肯定特别漂亮。”

鹿灵犀点点头,等了半天见李谦不说了,忍不住道:“话别说一半,然后呢?”

李谦想了想,又道:“要是陆平师兄来拍……是个考验,他虽然有一定的名气和号召力了,可我还是不认为他能挣钱。”

鹿灵犀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话到此处,也就尽了。

国内电影三大咖,秦渭排第一,那是在全世界都享有一定声望的大导演,也可以算是国内电影当下的扛旗人物,所以,他要是相中了这个本子、并且拍出来,那么光是“秦渭导演”这个招牌,哪怕电影拍得再怎么晦涩难懂,都没有赔钱之虞——他的号召力就在那里呢!光是秦渭这个名字往上一挂,就撑得起五千万级以上的票房。

所以,这个就是好听话而已,其实根本没什么意义。

反倒是后一条,才是李谦真正的意思。

陆平出道时间不算长,但文艺电影玩到他那个水平,已经是70后一代导演中的大牛,假以时日,或许会成为未来的秦渭都说不定——以他现在的名气,和拍了几部戏之后积攒的驾驭能力,都玩不转,他拍了都十有八九要赔钱,何况他人?

何况自己?

李谦这么说,就代表着在他看来,这个剧本几乎没有什么商业价值。

……

气氛略有些冷。

李谦觑着鹿灵犀的脸色,似乎是有些失望,却又好像有些释然,不由就笑道:“不过无所谓啦,陆师兄既然拍胸脯说可以给你拉到投资,那完全可以谈谈看啊!再说了,我就是一家之言,你可别信我的,既然本子是陆师兄在要,你还是应该拿给他,让他来做评判,才更合适一点。没准儿他认为这是一部可以挣钱的片子呢!”

鹿灵犀抬头看看他,笑笑,收起本子,叹道:“算了!不拿给他看了!”

李谦有些不解,问:“为什么?你还真当我是秦渭啊,我说不行,你就也觉得不行了?”

鹿灵犀笑笑,道:“你肯定不是秦渭老师,不过对于你对商业的把握,我还是信得过的,既然你都说了,拍出来肯定赔钱,我又怎么能拿去给人看,让人给我拉投资?”

话当然不是这么说的。

电影的价值,或者说一家影视公司在考虑是否要投拍一部电影的时候,固然肯定是会优先考虑票房保障的问题,但票房并不代表着一部电影的全部价值。

比如说,有些公司商业大片做的很多,而且成功率也很高,那么有些时候,即便明知道会赔一点钱,但他们还是会愿意去投资一些耗资有限的小众文艺片。

一来充实片库,文艺电影的好处就在于,它的录像带和DVD的销量往往不错,手里握着版权,就可以考虑卖长线慢慢回本的问题,时间一拉长,若干年后,还是可以回本甚至小赚的。

二来呢,也可以借此机会发掘和拉拢一些崭露头角的新锐导演,投资的片子或许会赔,但一方面来说,这种文艺片耗资有限,有些底气的影视公司就算赔上几部也撑得起,另外一方面来说,几部片子,赔上几百上千万,哪怕能发掘出一个以后靠得住的好导演,也已经足足回本了!

比如说,李谦明知道会赔钱,但还是投资了金汉的《在路上》,就是以上两种考虑都有。

单看《在路上》这一部电影,它或许十有八九是要赔钱的,但如果能跟金汉这个人保持五年、甚至是十年以上的合作,那么李谦可以肯定,是绝对会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