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交易(第5/6页)

“渡劫?”罗莉喃喃自语着。

“是的,正是因为渡劫,事实上喇嘛之中能够真正拥有很长寿命的人少之又少,这同样也正是因为劫难的原因,任何一个修炼者一旦力量强大到特定的程度,劫难便会随之而来。”达赖五世说道。

“据我所知,湿婆的苦修僧好像并不太在意渡劫。”罗莉说道。

“并非湿婆的苦修僧不在意劫难。”达赖五世连连摇头说道:“而是因为他们各自隐修,无论是飞升还是遭劫,都不为人所知,看得少所以他们才不害伯,以为自己得天独厚。

“不过苦修僧确实拥有一个先天优势,那便是苦修僧很少借外界的力量来增强自身实力;而劫这东西非常奇特,它首先和功力强弱有关,功力越强则劫难也越强,其次也和达到这样的功力,是否借助外力有关。

“曾经借助外力提升功力,虽然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功力就会变得超绝,但是所获得的每一分外力之助,全都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变成劫难,掉落在头上,这便是因果循环。”

达赖五世的话,让言末心头一震,他突然间想到,如果当初那个苦修老者不强迫自己帮他炼那毁灭之火,是否还会发生其后的一连串事情?

“密宗所谓借助外力,想必指的便是双修之法,既然知道这个原因,为什么你们不试图改变?”罗莉问道。

“为什么要改变?这样不是很好吗?我们自有躲避劫难的能力,修炼功法的时候,又能够感受到人世间至极的快乐,这种修炼方法效率还很高,对于一个天赋不错的人来说,十年时间足以将他造就成一个高手。”达赖五世不无得意地说道。

“这又有什么用处?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疑问,这并不仅是针对你们,同样也针对那些修道士,为什么强大如你们,却无法直接面对世俗中人的武力,难道你们所炼制的法宝、飞剑全都只是摆设?

“难道几千弓箭手发射的箭矢,比苦心孤诣炼制而成的秘宝更加厉害?”罗莉问道。

达赖五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说道:“并非是我们不愿意如此,而是因为我们根本不能如此。无论是秘宝还是飞剑,根本就不能够沾染上凡人之血。

“鬼魂这东西,来无踪去无影,简直可以和天魔相提并论,反倒是修道士修炼到一定的程度,灵魂变成了一种凝结的灵体,虽然威力得到增强,不过却也有许多麻烦的事情。

“杀死太多凡人,其灵魂会占据在法器之上不肯离去,而且为法器所杀,其中的怨孽之气无从发泄,很有可能最终会变成一件魔宝,法器越厉,魔宝越凶,对于拥有者也越多危害。

“唯一能够用来对付凡人的,就只有迷魂之法,或者五雷之术。前者在战场之上用处不大,而后者除非是极为重要的目标,要不然白白浪费功力,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更何况,那些重要人物身边,总是会带上一、两个实力高超的保镖,一般来说,除非有绝对的把握,修士和修士之间不会发起太大的冲突。

“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掣肘,即便实力再高超的修炼者,面对普通人也不敢大开杀戒,唯一的例外便是那些修炼邪法和魔功的人物。

“这些人杀死普通人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削弱,他们的法宝反倒会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多,变得越发厉害。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那些邪宝十有八九是用凶魂厉魄炼制而成,所以天生就能够拘役鬼魂作为己用。

“不过一旦有这样的家伙出现,各门各派都会联合起来与之为敌,名义上是因为正邪不两立,实际上没有哪个修炼者希望看到一个邪法修炼者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超出所有人的控制之外。”达赖五世轻蔑地说道。

“据我所知,密宗就炼制有不少这类的邪法秘宝。”罗莉说道。

听到这句话,达赖五世猛地一惊,过了片刻之后,无可奈何地叹道:“密宗本身并没有这类邪法秘宝流传下来,不过西藏原本土生土长的本教,倒是非常擅长各类诅咒、炼制邪宝和召唤魔鬼。

“本软被密宗吞并之后,这些东西仍旧保存了下来,只不过先师宗喀巴曾经严令禁止这类秘法,所以在格鲁派之中,并没有这类邪法存在。”达赖五世说道。

“没有并非意味着不能够重新炼制,宗喀巴大师所处的时代,正是西藏密教最为混乱的时代,自然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拨乱反正。

“但是现在大乱已然过去,接下来最有可能发生的,绝非密宗内部的纷争,而是和外来者之间的争斗,所以当初入库封存的‘刀枪’不妨再拿出来磨磨,或许会派上用场。”罗莉说道。

一边说着,罗莉一边看着达赖五世的反应,后者无动于衷的样子立刻令她知道,这些家伙根本就用不着她的提醒,肯定早已经开始在暗中祭炼那些邪法。

“密宗的大乱已过了吗?只怕未必吧,你不是说过,最迟到明年会有另外一位更高活佛出现在西藏,并且取代我的位置吗?”达赖五世用异常冷漠的语气说道。

“我绝对不可能说错话,我既然说大乱已过,那肯定便是大乱已过。”罗莉说道:“固始汗所使的这一招,看似非常巧妙,其实乃是一柄双头之刀,既有可能伤人,同样也有可能伤己。”

“固始汗打的不过是一个鹬蚌相争的主意,说到谋划计策,就不得不提到汉人,在计谋方面,汉人无疑最为擅长,在漫长数千年的历史之中,汉人中鲜有勇猛无敌的英雄人物,却有难以计数的足智多谋的谋略家出现。”

“大清皇朝说穿了,只不过凭借熟读一本《三国演义》,就能够获取天下,而《三国演义》之中最最有名的谋略,莫过于隆中对策之中的三足鼎立。

“想那固始汗难道还能够高明得过诸葛亮?他所施的鹬蚌相争之计,以大喇嘛的高超智慧,不难将其化解成为三足鼎立之势,到了那个时候,只要达赖和班禅两家固守联盟抗魏的故策,便可保西藏太平无事。

“即便有变,变来变去也只可能是固始汗所处的那一足,我相信大喇嘛应该同样能够理解这一点。”

罗莉这番话虽然没有明言,不过聪明如达赖五世,又怎么可能听不明白其中的含意?

他转念之间想了一想,事情还真的如同眼前这位满族公主所说,如果请大清进藏,有这三足鼎立之势才能保平安无事,又自己和班禅分持教权,作为上位者的清廷,才会感到心安。

至于应该如何对付班禅一系,脑筋一转,这位以政治力闻名的达赖五世已然有所计较,那后藏之地颇大,而且有象雄这样的繁华富庶之地,不过后藏此刻仍是红敦的势力范围,干脆就将后藏分给班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