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孙子兵法》:百代谈兵之祖

《孙子兵法》是记载孙武的兵学思想的古代经典,共13篇,约六千字。孙武是春秋末期人,由齐入吴,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他的出生年代据推算是在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540年之间。由于《孙子兵法》的很多内容带有战国时代的特征,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孙子兵法》有可能是完成于战国中期,它记录“孙子学派”的军事思想,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则是孙武。

据统计,中国古代兵书,从先秦到清代,有三千多种。在所有的兵书中,最高的经典是《孙子兵法》。它最有战略高度,最有哲学色彩,最侧重运用之妙,最为后代兵家所重视,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它是“百代谈兵之祖”。

充满智慧的战略思想

《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十分丰富,充满智慧。我们举出其中几条来说一说。

第一,先计而后战。

用兵之前,要在庙堂之上对敌我双方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这就是“计”。这种“计”,主要要考虑五个方面:道、天、地、将、法。孙子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首先是“道”。道是民心向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就是“人和”。接下去是“天”、“地”。“天”主要指时令,寒热二气的消长。“地”指地势的远近、险易、广狭、高下,同时还要讲战势的“死地”(危险地带)和“生地”(安全地带)。再接下去是“将”、“法”。“法”是管理军队的“法”。“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些都属于“法”。孙子说的这五个方面,属于19世纪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的“战略要素”。判断战斗力的强与弱,决定某一场战争可以打还是不可以打,预测打的后果是什么,不能单独看其中一种或两种战略要素,而要看所有这些要素的强弱及其组合状况。这体现出孙子思想的整体性思维的特点。

第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是《孙子兵法》中流传最广的名言。

上面说在庙堂上要从五个方面对敌我双方进行比较计算,这样做的前提就是要知彼知己,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知彼当然不易,因为敌方不会让你了解他的真实情况,他一定会采取保密措施,进行伪装,制造假象,给你假情报,总之要把你搞糊涂,让你受骗上当。同样,知己也不容易。自己方面的民心如何?将领的才能与心理状况如何?士兵的士气与训练状况如何?等等。这些也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有时也会出现许多假象。历史上常有这种战例,明明军队已经不能打了,但将领对国君隐瞒实际情况,结果一交战就全军覆没。所以孙子强调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又说:“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就是说,知己而不知彼,知彼而不知己,知己知彼而不知地知天,胜利都只有一半的概率,只有知己知彼而又知地知天,胜利才有百分之百的概率。

朱雀衔环杯   西汉

第三,“兵以诈立”。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又说:“兵以诈立。”他认为用兵必定要用诡诈之道,这是重要的战略思想。这个思想又被后来的兵家概括为“兵不厌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专门讨论“诡诈”,他说“战略”这个名称就是来源于诡诈这个词,所以战略本来就具有诡诈的性质。

兵以诈立,所以要“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也就是要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

兵以诈立,所以要“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就是要用种种办法来引诱敌人犯错误,使敌人的将领狂暴自满,使敌人内部分崩离析,使敌人四处疲于奔命,乘敌人混乱之际夺取胜利。

兵以诈立,所以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在敌人完全意料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对其发动攻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是《孙子兵法》的名言。

用兵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靠的就是兵不厌诈。兵不厌诈,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第四,“不战而屈人之兵”。

竹节形带钩   战国

孙子谈用兵,并不强调一开始就给敌方以大规模毁灭性的杀伤和打击,相反,他认为这种大规模毁灭性的杀伤和打击是最下策。他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国”在这里是指一个国家或中心城市,“军”为1万人编制,“旅”为500人编制,“卒”为100人编制,“伍”为5人编制。孙子的意思是说,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胜利,并不是杀人越多越好,因此应该尽力避免对城市的破坏和对人的伤害。敌方的一个城市,你能完整地拿过来最好,敌方的军队,你能用最小的杀伤而取胜也最好。这就是全利原则。孙子反对无限使用暴力。唐代杜甫有诗:“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孙子接下去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就是说,老是靠打仗取得胜利,并不值得赞扬,能用政治、外交、心理以及各种威慑手段取得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理想的。攻城是最下策,因为古代城市中有宗庙和祖坟,守城一方必然拼死抵抗,所以攻城所造成的人员的牺牲和财富的破坏必然极大。孙子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对于今天所谓整体战争的深刻理解。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

利用对立因素造“势”

《孙子兵法》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学者的重视。

战争中的形势瞬息万变,是世界上最有流动性的东西。孙子强调,用兵者要想取胜,必须善于把握这种变化的形势。他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又强调,在战争中,特别要重视对立因素的相互转化。他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乱”和“治”、“怯”和“勇”、“弱”和“强”,这些对立的东西,并不是僵死不变的,而是活生生的,可以互相转化的。在战争中,转败为胜,转胜为败,都是常见的事。所以孙子强调“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就是要用兵者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利害得失。他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这就是告诫用兵者,不要只看到有“利”的一面,还要看到有“害”的一面。这就是辩证法。他又说:“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这就是告诫用兵者,在战争中有些事情不要做过头,不要做绝了,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所谓“物极必反”。要留有余地。留有余地就是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