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无字碑 又见女人(第2/2页)

实际上在兵变第四天,太平公主就以她特殊的身份召开御前会议,要废黜韦皇后所立的中宗之子李重茂。太平公主开口便说:皇帝要让位给叔叔,大家看怎么样?

李隆基的一个亲信立即跪下来:天下归心。

很好!太平公主点点头,然后一把将十六岁的小皇帝从御座上拎起来。她说:好孩子,这座位不是你的了。[49]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有关事件一览表

年份 年号 月日 事件
697 神功元年 年初 太平公主向女皇推荐张昌宗
699 圣历二年 七月 太平公主参与李武盟誓
702 长安二年 八月 太平公主与二兄请封张昌宗
705 神龙元年 正月二十二日 太平公主支持张柬之兵变
正月二十五日 太平公主加号镇国
710 景云元年 六月二日 中宗李显驾崩
六月七日 皇太子李重茂即位
六月二十日 李隆基兵变
六月二十四日 太平公主逼李重茂逊位
六月二十七日 册封李隆基为太子
711 景云二年 正月 太平公主公开提出废黜太子
二月二日 皇太子李隆基监国
712 景云三年 八月三日 李隆基即位,李旦为太上皇
八月七日 改元先天
713 先天二年 七月三日 李隆基粉碎太平公主集团
七月四日 太上皇全面交权
七月六日 太平公主赐死于家
十二月一日 改元开元
716 开元四年 六月十九日 太上皇李旦驾崩

呵呵,如此跋扈,还不是姑奶奶?

现在轮到睿宗皇帝成为夹心饼干。一边是不让须眉的太平公主,一边是年轻有为的太子隆基,可怜的哥哥和爸爸只好走平衡木。每次处理政务,他都要先问一遍:向太平请示了吗?跟三郎讨论过吗?这皇帝当得真累,平衡木也慢慢变成走钢丝。于是睿宗决定退居二线,让隆基去做天子。[50]

没有了缓冲地带,公主和新皇帝便只能正面交锋。更麻烦的是,他们的理念并不相同。隆基要复兴贞观路线,太平却留恋则天时代。明争暗斗的结果,是势不两立终于演变为你死我活。回旋余地没了,流血已是不可避免。

先天二年(713)七月,李隆基得到线人举报,太平公主将在四日发动政变。年轻的皇帝当机立断,抢先一步在三日那天将公主的党羽一网打尽。成为孤家寡人的公主殿下逃入山寺又回家自尽,不再纠结的睿宗也彻底交权。[51]

直到这时,大唐才真正有了新皇帝。他叫唐玄宗,也叫唐明皇。新时代开始了,它叫开元盛世。当然,潜伏已久的危机也会到来,它叫安史之乱。

本卷终

请关注下卷《安史之乱》

[39]见《新唐书·诸帝公主传》。

[40]见《朝野佥载》,《太平广记》之《任瓌》和《妒妇》。

[41]见《旧唐书·中宗韦庶人传》,《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和韦皇后的小女儿,出生在中宗被废之后迁往房陵的路上。当时李显脱下衣服做她的襁褓,所以名叫裹儿。

[42]见《新唐书·诸帝公主传》。

[43]见《旧唐书·上官昭容传》,《新唐书·韦皇后传》所附上官昭容传。婉儿参与武则天政务的时间,《旧唐书》称在圣历(698)后,《新唐书》称在万岁通天(696)以后。

[44]见两《唐书》之节愍太子重俊传、上官昭容传,《资治通鉴》卷二百八景龙元年七月条。

[45]见两《唐书》之韦皇后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九景龙二年七月条。

[46]上官婉儿劝韦皇后效法武则天事见《旧唐书·中宗韦庶人传》。加尊号事见《新唐书·中宗纪》,《资治通鉴》卷二百八景龙元年八月条。

[47]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八景龙元年七月条和九月条。

[48]关于中宗李显之死,《新唐书·中宗纪》只说皇帝崩,却又在前文加了一句:皇后及安乐公主、散骑常侍马秦客反,显然是暗示韦皇后与中宗之死的关系。但同书韦皇后传则明确说“帝遇弑”。《旧唐书·中宗纪》的说法是:帝遇毒,崩于神龙殿。前文则是: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资治通鉴》卷二百九景云元年五月条说得更明白: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其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烹饪技术,而得以进宫,成为韦皇后的情夫,又害怕被中宗发现;安乐公主则希望母后临朝,自己做皇太女。因此四人合谋在馅饼里放毒药。

[49]见《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九景云元年六月条。

[50]睿宗兼顾太平公主和太子,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九景云元年六月条。但据《旧唐书·睿宗纪》,睿宗让位后,仍然掌握大权,自称朕,新皇帝只能自称予,也只能处分三品以下官员。所以李旦不是李渊那样的太上皇,无妨称之为皇上皇。

[51]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开元元年七月条,《唐大诏令集》卷三十《睿宗命明皇总军国刑政诏》。太平公主的下场比韦皇后等人好一些。她被赐自尽,保住了公主名号,见《新唐书·诸帝公主传》。韦皇后则被追贬为庶人,安乐公主更被追贬为悖逆庶人,见《旧唐书·中宗韦庶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