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升的太阳(第6/7页)

两天后,8月9日,一大早就有两三千名妇女包围威斯敏斯特大厅,头戴象征和平的白色带子,递上一张语调悲哀的请愿书,表示赞成上院主张。约翰·希皮斯利爵士走出来告诉她们,下院也愿意讲和,希望她们先回家。妇女们还是不肯走,到了12点钟,人数增至五千之多。一群人走入下议院的大门喊道:“讲和!讲和!”警卫队是几个民团士兵,劝她们退出,反而使她们更加激动起来。卫兵只好强迫她们退到楼下,有人放了几声空枪吓唬她们,她们却说:“不过是火药!”就开始扔石头打民团,民团随即以实弹还击。这时候有一小队骑兵到来,手执大刀冲向群众。妇女们让开一条路使骑兵冲过,又一面打骂他们。最终,在几分钟可怕的拥挤以后,她们全都散了,只剩下七八个受伤的妇女在那里啼哭。此外还死了两人,其中有一个许多人都认得,她是一个歌手,自幼就在伦敦大街上唱古老的民歌。

用欺骗和暴力赢来的胜利使下议院议员们很不体面,尤其是正在以法律名义进行改革的时候。现在已经有一句流行话:凡是责难国王的事,议会自己没有一桩未曾犯过。上议院十分愤怒,人民已经流血,自身肝肠上的创伤已经超越其他任何感觉。波特兰、洛夫莱斯、康韦、克莱尔、贝德福德和霍兰勋爵,都离开伦敦到国王那里去了;诺森伯兰伯爵回到他在贝特渥斯的堡垒。这些都是知名人物,他们虽不构成议会的全部势力,但至少曾作过议会的后盾。几个市民领袖见自己受到孤立,十分吃惊,好像受到威胁一样。现在苏格兰那边仍没有任何消息,甚至不知道委员们是否平安登陆。他们每天都怕听到国王正向伦敦前进的消息,也怕听到国王已经包围格罗斯特的消息,那是议会手中唯一的西部大城,也是阻断西南和东北王室军队联系的重镇。危险使热情发生了变化,两派现在都在认真考虑各自的处境。无论哪一方的势力,都没有强大到能够打倒对方,也没有强大到无论战或和都稳居优势。于是暂时抛弃所有的不信任,暂停所有的个人野心,派出一个包含几位最热心主战的议员在内的委员会,去见埃塞克斯,告诉他议会正在设法招练新兵,同时以充分的军需供给他的军队。总之,他们把国家命运交到他的手中,并保证议会完全信任他。因此,埃塞克斯伯爵专心作战,满腔热情,似乎已别无他求。霍利斯一度打算举家隐居大陆,已经申办护照,现在又取消了,决定留在国内。无论在什么地方,曾被控为怯懦或叛逆的人,现在都带头筹备作战;他们过去激烈的反对者也热心支持他们。这些明智的行为,不久就收到效果。沃勒和曼彻斯特正在分别训练后备军;各种必需物资及时送到埃塞克斯的军中,此时只有他的军队可以作战,四队伦敦民团自告奋勇投到他的麾下。8月24日,埃塞克斯严格检阅军队以后,当着两院几乎全数议员的面,统领一万四千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准备日夜兼程地前进,以支援格罗斯特。国王已在两个星期前紧紧包围了那个地方。

查理在最近几次得胜之后,没有下定决心攻取伦敦,是他深以为憾的。他曾做过攻取伦敦的计划。在攻下布里斯托尔之后,他立刻派遣菲利普·沃里克爵士通知纽卡斯尔勋爵,要他从北向南进军,和国王的军队会师伦敦城下。但勋爵不愿意离开他的势力范围所控制的地区,更不愿在国王军队中屈居于那个其貌不扬、缺乏教养的外国人鲁珀特亲王之下。他以赫尔仍在敌人手中为由,拒绝离开约克郡。沃里克把这个答复带给国王,国王却不敢公然表示不悦。王后仍旧劝他向伦敦进军,但是查理不太欢喜冒险。许多优秀军官劝他围攻格罗斯特,国王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8月10日,他亲率军队占据了能够俯瞰格罗斯特的高地,不算居民的话,该镇只有一千五百人防守。

国王一到,立刻要格罗斯特投降,限两小时内回话。还没到两小时,就有两个代表从市内出来,一个是普特西军士长,一个是市民。他们来到军营,说道:“我们从格罗斯特市来,现回话与陛下。”于是有人带领他们见国王,他们捧着一封信读道:“我们是格罗斯特的居民、地方官及驻守军人,谨复陛下,我们将按照我们的誓词和忠诚,效忠陛下并为陛下的子孙守卫此城。因此我们感到全体都有义务服从议会两院所昭示的陛下命令。天神庇护,我们决心防守此城。”大臣们听到这几句简单的答复如此坚决,如此清楚,正准备表示讥笑和愤怒,查理却示意他们不许动手。国王和他的仇敌们一样严肃,说道:“你们若寄希望于救兵,那就大错特错了。沃勒已经完蛋了,埃塞克斯来不了的。”使者们一回到城里,居民就放火烧了四郊,如此,他们只需要守卫城墙以内的地方了。

战斗持续了二十五天(8月10日到9月5日),保王党全力攻城,城里的人以不知疲惫的勇猛进行防卫。守军只留一百五十人作为后备军,其余兵士日夜不息地站在城防前列。市民与军人同甘共苦,妇女协助丈夫,子女协助母亲战斗。守将马西开城击敌数次,只有三个人乘此机会逃走。保王党军队久攻不下,开始肆无忌惮地蹂躏四郊以示报复。军官们命士兵掳人勒索赎金,交了赎款才重获自由。营内的士兵日益不服从命令,营外的人民对保王党也愈加痛恨。国王原本希望围困这个城市,饿死守城的人,忽然听见埃塞克斯快到了,令他大感意外。鲁珀特亲王从大军中拨出一队骑兵,企图阻拦,却没有成效。埃塞克斯伯爵在大路上长驱直入,势不可当,敌人反而被他击退。查理想施缓兵之计,就打发一名使者前去议和。埃塞克斯答复道:“议会不曾命令我议和,议会只命我解格罗斯特之围,现在我要去解围,我愿将骸骨留于城下。”于是继续前进。第二天即9月5日,他正在普雷斯伯利高地上部署他的军队(离城五英里),看见国王的大营中一片大火,他就知道格罗斯特已经安全了。

他赶快进城,送去各种食物,极力赞扬守将、士兵和居民们的勇敢,赞扬他们救了议会,并给议会争取到了营救时间。随后,轮到人们热烈感谢埃塞克斯了。两天后,他就启程返回伦敦,因为眼前的使命已经完成,现在只有他的军队才能保护议会。

在他回去的途中,一切都很顺利。有好几天他用计使敌人完全弄错他所走的路,西伦斯特以及储存在那里的许多军粮都落入他的手中;他的马队几次打退鲁珀特亲王所统率的骑兵,大获全胜。等到9月19日快到纽伯利的时候,他看见敌军已先到一步,占据了该镇和附近的高地,并拦住通往伦敦的大路。国王亲自站在队伍前列。这一带地方对议会不怀好感,当地人把所有东西都很小心地掩藏起来。无论战争输赢,他们都非打这一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