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东吴的江防作战与晋灭吴之战(第4/10页)

但为何造船的任务偏偏落在王濬的益州?羊祜所在的荆州,有汉江(即沔水)汇入长江,在襄阳修造的舰队也可以驶入长江。但问题在于汉江流量小,难以容纳大型战舰。当年司马懿在荆州造船后,便因“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而导致计划流产(见前文)。所以最为便捷的还是在益州造船,开战时可开出三峡,顺流直下。此时羊祜的都督区范围并不包括益州,但他的官位远远高于王濬,且是王濬旧日府主,可以利用其私人影响力动员益州造船。王濬本人亦热衷于伐吴,两人在这个事业上取得了一致。

王濬虽然从273年就开始造船,但这只是他和羊祜两人的默契,尚未得到朝廷及晋武帝的首肯,所以其规模不会太大。而他开始大规模建造战舰的时间,在《华阳国志》中有明确记载,是在咸宁三年(277年)三月:

三月,(王濬)被诏罢屯田兵,大作舟船,为伐吴调。别驾何攀以为佃兵但五六百人,无所办,宜召诸休兵,借诸郡武吏,并万余人造作,岁终可成。濬从之。攀又建议:裁船入山,动数百里,艰难。蜀民冢墓多种松柏,宜什四市取,入山者少。濬令攀典舟船器仗。[42]

另据《三国志》,晋武帝为了不泄露伐吴计划,是秘密命令王濬造船,且只让其用现有的屯田兵造船,而没有发诏书动员其他兵力。但王濬为了尽快造船,还是接受何攀的意见,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动员。因为没有正式诏命支持,遭到了其下属的广汉郡太守张斅抵制:

(张斅)晋武帝世为广汉太守。王濬在益州,受中制募兵讨吴,无虎符,斅收濬从事列上,由此召斅还。帝责斅:“何不密启而便收从事?”斅曰:“蜀汉绝远,刘备尝用之。辄收,臣犹以为轻。”帝善之。[43]

《资治通鉴》将此事系于泰始八年(272年),而据《华阳国志》,当是277年之事。这里提到武帝给王濬的命令是“中制”,即寄自朝廷的密信而非明抄诏令,也使得王濬征兵无虎符可用。张斅以郡太守公然抗命,几乎泄露造船之谋,却得到司马炎赞许,则是因为触动了其最敏感的神经—防范边帅叛乱。当然,王濬真正开始造船之后,零碎木屑蔽江而下,直入东吴境内,几乎已经无密可保,只因吴后主的昏庸怠政,才未能进一步加强江防。

据《华阳国志》,这年十月,王濬派何攀到洛阳上表,进陈伐吴策略,并命他在回程时途经襄阳,以便“与征南将军羊祜、荆州刺史宗廷论进取计”。可见王濬仍非常重视与昔日府主羊祜的协同。据《华阳国志》,咸宁四年(278年):“刺史濬当迁大司农,至汉寿,重遣参军李毅诣洛,与何攀并表求伐吴。”[44]此时王濬在益州已整整六年,晋武帝防范疆臣坐大,调换他也很正常。且大司农属九卿,对于王濬来说也属于升职。更重要的是,伐吴战争即将开始,晋武帝显然是想改派更为得力的,甚至是有亲属关系的人刺益州,以便其立功受奖。

但羊祜立即向晋武帝进言,保举王濬继续担任益州刺史,获得批准,方使其继续进行造船工作。此事《晋书》的王濬和羊祜本传都有记载,但都不系年月,且与其他史事前后混杂;《资治通鉴》将其系于泰始八年(272年),显然有误。现对照咸宁四年(278年)后半年的诸事,可以证明《华阳国志》记载无误,且可以发掘出当时的更多历史细节。先看羊祜本传:

祜寝疾,求入朝。既至洛阳,会景献宫车在殡,哀恸至笃……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45]

据《武帝纪》,羊祜卒于咸宁四年(278年)十一月。这说明他临死前数月已经返回洛阳。能够旁证其返回时间的,是“景献宫车在殡”(即羊祜姐姐、司马师之夫人刚刚去世),据《武帝纪》,景献皇后卒于此年六月,羊祜于咸宁四年下半年因病回洛阳,恰逢其姐姐的丧事。而王濬被征调为大司农,《华阳国志》载于咸宁四年末条,应为下半年之事。显然,晋武帝也担心羊祜离任或去世后,王濬可能难于驾驭。

据《华阳国志》,王濬接到调令后离开成都,但至汉寿便不肯前行,派僚属到洛阳请求伐吴,也是担心在益州已经进行的造舰事业功亏一篑。据王濬本传:“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濬有奇略,乃密表留濬,于是重拜益州刺史。”此条羊祜的军号有误,因为羊祜此时已升为征南大将军。但可见他在洛阳向晋武帝做了不少工作,使得晋武帝增加了对王濬的信任,使其重任益州刺史。而且,此时王濬的职责还有增加,首先是军号升为龙骧将军,据说是羊祜引用当时东吴童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故以龙为王濬军号(王濬小字阿童);[46]不过据《华阳国志》,正式加这个军号是咸宁五年(279年)初之事,而羊祜已卒于去年十一月。[47]

另外,王濬的都督区范围也有扩大,“假节,监梁、益二州军事”,因其资历较低,故为“监”而非“都督”。所监增加了梁州,是将梁州的氐、巴骑兵划入其指挥序列。益州本土素来缺乏骑兵,这是给王濬增督梁州的重要原因。所以年底进军之时,其军中便有“梁州三水胡”兵。据王濬本传,他修造的“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可见大船也是为了搭载骑兵。王濬舰队启程时,曾因“争骑”而斩部将李延,也证明其舰队中搭载了骑兵。[48]

第三节 灭吴之役的部署

朝廷党争与伐吴争论

西晋灭吴的大规模攻势开始于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在此前一年间,西晋上层关于是否以及何时发起攻势,一直有激烈争执。伐吴之议虽然得到晋武帝首肯,但招来了重臣贾充的反对。灭吴成功与否,对贾充并无直接厉害关系,但此事由羊祜首倡,一旦成功,羊祜的权威便会大为提高(即使羊祜死后,成就也会由其继任者杜预获得),这是试图垄断朝政的贾充不愿看到的,所以他一直坚决反对伐吴。西晋政治并非君主一人独大,新兴的士族高门对皇权构成了一定的牵制。那些没有参与首倡此事的士族高官也纷纷附和贾充之说,所谓“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49]。《晋书》对这些争议多不系年月,《资治通鉴》则将其一概放置在十一月出兵之前。但通过《华阳国志》及《晋书》诸传记的记载,仍能基本勾勒出西晋灭吴战略的基本形成及争议过程。下面进行详细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