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管鲍之交和管跑跑(第2/3页)

【管跑跑】

生意不好做,怎么办?管仲只好设法混进公务员队伍。没办法,总要挣钱活下去啊,何况还有老娘要养呢。

谁知道,公务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管仲三次担任公务员,结果三次被炒,很没有面子。

“这人的品行一定有问题,要么就是个混混。”有人这样议论管仲。

“绝对不是,不过是他的上司不懂得怎样用他而已。”鲍叔牙又为管仲辩解。

身为贵族,尽管是破落的,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也就有保卫祖国的义务。管仲和鲍叔牙一样,义务兵役是躲不过去的。

每次打仗,鲍叔牙都冲在前面,奋不顾身。撤退的时候,鲍叔牙都拖在后面,掩护大家。

可是,管仲不一样,进攻的时候,他总是落在最后,不是马不肯跑就是车陷到坑里了,总之永远排最后;可是打了败仗逃跑的时候,管仲总是在最前面,马也不偷懒了,车也不会掉进坑里了。

一共打过三次仗,管仲就逃跑了三次。

“胆小鬼,逃兵。”很多人这样嘲笑管仲。

“你们都错了,管仲不是胆小鬼,也不是逃兵,他这样做,是因为他家里还有老母亲等着他养,他死了,老母亲就没人养了。所以,他是个孝子。”每次鲍叔牙听到别人骂管仲的时候,都会这样为他辩解。

不管怎样,管仲得了个外号——管跑跑。

管仲和鲍叔牙在一起,经常意见不一致。每到这个时候,鲍叔牙就放弃自己的意见,听从管仲的。

这么说吧,凡是管仲做的事情,鲍叔牙都认为是对的;凡是管仲说的话,鲍叔牙都坚信不疑。说来说去,说成了“两个凡是”。

“鲍叔牙说的是对的,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管仲这样评价鲍叔牙,肯定鲍叔牙的同时,也就是在肯定自己。

“管仲把我当知心朋友,我非常高兴。”鲍叔牙说。

说来说去,鲍叔牙是管仲的粉丝。

【分工合作】

管仲是个有野心的人,做小生意嫌钱不是他的目标,他也不想永远拿着长矛上战场,他想坐在总理办公室里指挥战斗。

“管仲,你说,我今后能干什么?”一天,两人闲聊的时候,鲍叔牙问管仲。

“你呢,很正直很有原则,但是太正直太有原则,不懂得变通,你最多也就做个亚卿到头了。”管仲说。亚卿相当于副总理。

“那,你呢?”

“上卿,我不当上卿,是齐国的损失。这么说吧,齐国要想治理好,兄弟你就够了。可是,要想雄霸天下,那要靠我。”管仲说话一点也不谦虚,但脸上却没有骄傲的神色。

“知道了。”鲍叔牙说。他牢牢记住了。

齐襄公的乱伦事迹传遍了天下,而且一点没有收敛的意思。在别人抱怨和嘲笑的时候,管仲看到了机会。

“兄弟,襄公这样子,估计蹦跶不了几年了。依我看,他这辈子也不会有儿子了,那么,到时候能够继位的就是他的弟弟公子纠或者公子小白了,这两个公子现在没人搭理,你我正好乘虚而入,你去辅佐一个,我去辅佐一个,今后总有一个当国君的,那时候我们可以互相举荐,岂不是万全之计?”管仲建议。

“好,好。”凡是管仲说的,鲍叔牙都支持。

俩人一分,管仲挑了公子纠。公子纠是哥哥啊,脾气也好,希望远远大于公子小白。鲍叔牙不愿意了,他觉得自己去辅佐小白没什么前途。

“兄弟,你不能这样想,上天的意思谁也摸不透,说不准就该小白当国君,你要不去,万一小白当了国君,咱们这辈子可就没指望了,只能当这个破落士了。你必须去,你去了,咱们双保险。”管仲劝鲍叔牙,并答应他有事一定帮他。

于是,鲍叔牙去给小白当老师,管仲又找了一个朋友召忽一同去给公子纠当老师。果然,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正愁没有人帮忙,现在有人愿意帮自己,既感激又高兴。

没过多久,管仲又来找鲍叔牙了。

“兄弟,情况有些危急了,襄公最近有些多疑,对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很不利。依着我,咱们带着他们出去躲一阵,到时候齐国出了事,再伺机而动。”管仲看出形势不对了,其实他可以不提醒鲍叔牙,可是想想,万一小白被襄公杀了,那边公子纠又得个什么脑膜炎死了,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两个都要保护。

“好,好。”凡是管仲的建议,鲍叔牙都无条件执行。

几天之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同一天逃离齐国。公子纠的老娘是鲁国人,今后能够借上鲁国的力量,因此跟管仲和召忽投奔了鲁国,鲁庄公果然十分欢迎,热情接待。

公子小白的老娘是卫国人,可是鲍叔牙决定不去卫国,而是去附近的莒国,而莒国是小国。为什么这样决定?“第一,我们是避难不是畏罪潜逃,襄公不会去捉我们,去莒国是安全的;第二,正因为莒国是小国,我们去了,他们更不敢怠慢我们;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莒国离临淄更近,万一机会来了,咱们能迅速赶到。”

管仲和鲍叔牙在避难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是因为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情况不同。事实证明,他们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生死时速】

齐襄公果然被杀死了,但是,机会被无知夺走了,无知成了齐国国君。

“鲍老师,你说我们是不是错了,当初不跑出来的话,是不是就轮不到无知了?”公子小白有点后悔,他问鲍叔牙。

“当初不出来,命都没了。放心,他干不了几天。”鲍叔牙说,其实他也在想这个问题,不过他觉得管仲说的不会有错,所以他不后悔。

算起辈分来,管至父是管仲的堂叔,在杀死齐襄公扶立无知之后,管至父担任了上卿,这个时候他想起管仲来了,他知道管仲的才能,于是派人到鲁国邀请管仲回齐国,答应他可以出任上大夫。

“哼,回去告诉叔叔,看好自己的脑袋吧。”管仲一口回绝了。

事实证明,这一回管仲又对了。

从登基到被杀,无知只在国君的位置上坐了一个月多一点。

无知被杀的当天,两匹快马从临淄出发,分头奔向鲁国和莒国,管仲和鲍叔牙在临淄都布置了眼线,这样才能保证第一时间掌握动态。

信息真的很重要,早在春秋,管仲和鲍叔牙就都把信息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了。

管仲和鲍叔牙同时接到线报,这一次,机会是真的来了。

我们来看看管仲和鲍叔牙是怎样处理这个信息的。

管仲叫上公子纠,来到鲁国后宫拜见文姜。自从齐襄公被杀之后,文姜就搬回鲁国首都曲阜了。公子纠是他的弟弟,异母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