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楚国和南联盟(第2/3页)

一国两制:名义上周朝还是老大,实际上大家都是王,各管各的地盘,各有各的制度,互不干涉。对外,还是一个周朝。

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实行一国两制,楚国的爵位就在所有中原诸侯之上了,今后什么晋国齐国郑国宋国等等,那是见面就自动矮半级,在楚国面前都要老老实实恭恭敬敬装孙子。

斗伯比没有想到,他当初的伟大构思在几千年以后还会被用到。

“哈哈,你太有才了。”熊通大喜。

【一国两制的推进】

一国两制的设想很好,这是当然的。

但是,具体实施起来,需要技巧。

楚国是不可能自己跑去周朝申请封王的,几百年不朝贡了,去就要求和周王平起平坐,那不是自找没趣?况且,周朝那么多人,会说话的人一大把,一顿圣贤理论就能把你说得哑口无言,心怀惭愧,说不准就地就自绝于人民了。

那么谁去说?这是个学问。

“大王,你看,除了北面是中原诸国之外,西面、南面都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如今,北面的郑国正强大,我们不要轻易惹他们。东北面有一个随国,一向与中原诸国往来,基本不跟我们玩。随国是周朝王族,又是侯爵,如果能为我们去找周朝商谈一国两制,就比较理想了。”斗总理想得周到,看来早就考虑了这个问题。

随国,在今天的湖北省随州。

“老斗,你的主意好是好,可是,随国凭什么去为我们办事?”

“这个简单,我们先派人去要求和他们签署和平共处条约,若是他们不签,我们就有理由打他们,征服他们之后,就可以提出这样的条件了。”这是斗总理的第一方案,俗称先礼后兵。

原来,楚国虽说是蛮夷之国,但是公族那是中原过去的,祖上还很有学问,所以他们懂得中原的规矩,也懂得蛮夷的不规矩。但凡征服南面的蛮子国家,那就采用蛮横的方法,打你就是打你,才不跟你讲道理。如今要打中原国家,就要先找个借口。

革命的一手和反革命的一手,楚国是两手都准备,两手都很硬。

公元前706年,熊通亲自率领大军出发,直抵随国,来到了瑕这个地方。之后派大夫薳(音尾)章去随国,要求签署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如果随国不肯签,那就毫不客气,打他。

楚国的国书很快到了随国,随国国君随侯一向瞧不起楚国蛮子,不过还是有些忌惮楚国的实力。如今看见楚国来使,心想这个蛮子国家不是来敲诈就是来勒索的,等到看到国书,是希望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当时就放了心。

“主公,不要高兴太早。”大夫季梁提醒。他一向研究国际形势,对楚国相当的了解:“楚国是个大国,我们是个小国,楚国无缘无故来搞什么睦邻友好,一定有什么企图。”

随侯一听,没错啊,黄鼠狼给鸡拜年,什么时候安过好心?

随国君臣随后展开讨论,并且对楚国的国书进行了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国书没有文字陷阱,看不出楚国有什么不良企图。

那就签吧,签了有什么坏处还看不出来,可是不签的坏处那是明摆着的。

于是,随侯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国书,表示愿意跟楚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随楚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信写好了,随侯派大夫少师前往楚营回报。

在知道随侯派少师前来之后,斗伯比笑了。

“大王,随国虽说不大,也不算小,在汉东一带是小国的领袖。如果他们发现我们军力强大,必然害怕,然后团结起来对付我们。如果我们让他们以为我们是纸老虎,他们就一定不会团结周围的小国,那时候再收拾他们,就是轻而易举了。因此,把精兵藏起来,弄些老弱病残给少师看看。”斗伯比研究随国政治多年,知道这个少师是个靠裙带关系爬上去的没用的东西。

“老斗啊,你这主意好是好,能瞒得过季梁吗?”熊通问。季梁是随国的贤臣,足智多谋,不好糊弄,熊通也知道这个人,总想着什么时候把他请到楚国来。

“不碍事啊,我们对少师好一点,这样他回去一说,随侯就会更信任他,那不是好事吗?”

熊通听了斗伯比的话,热情接待了少师,还请他检阅了三军仪仗队。结果少师发现,楚军简直就是一帮杂碎,根本不可能有战斗力。

少师从楚营回来,很得意。

“主公,楚军都是些老弱病残,只要我们出击,一定消灭他们。”少师果然这样建议,随侯一听,动了心。

这个时候,季梁说话了。应该承认,季梁是个人物,连楚国君臣都敬佩的人物。唯一可惜的是,他生在了一个太弱小的国家。

“主公,楚国的强大那可不是吹出来的。明摆着他们是在引诱我们出战,守好自己的城池才是我们该做的。”季梁说得很清楚,果然被熊通猜中了。随侯听了季梁的话。

第二天,楚军撤退。

【成立南联盟】

“老斗啊,这次算是白跑一趟啊。”熊通有些失望。

“意料之中啊,别急,咱们还有第二步呢。”斗伯比那也不是吃素的,下棋看三步,斗伯比至少看了三步。

斗伯比的第二步是什么?盟会。

盟会在一年后举行,为什么?因为斗伯比得到准确线报:少师当上随国总理了。

“仇有衅,不可失也。”(《左传》)斗伯比说。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这个傻冒当权了,机会来了。

楚国发出邀请,请周边各国来楚国的沈鹿参加同盟大会,主题无非就是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发展一起强大这一类,实际上傻瓜都知道,盟会必然要推盟主,那盟主必然是楚国。

当然,楚国的邀请函暂时还不会发到中原诸国。

邀请函发出之后,周边小国纷纷由君主亲自前来。哪些国家?巴国、庸国、濮国、邓国、耰国、绞国、罗国、郧国、贰国、珍国、申国、江国等十多个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楚国就是他们的天然统治者,楚国放个屁,他们也要说是香的,楚国要开会,他们怎么敢不来?

只有两个接到邀请的国家没有出席——黄国和随国。

同盟大会在楚国国君熊通的热情招待下,在斗总理的主持下,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多个领域达成共识。由巴国和江国倡议,各国赞同,成立了南方蛮夷联盟,简称南联盟,共推楚国为盟主。

大会取得了空前的圆满成功,最后,熊通盟主宴请了前来参加大会的各国君主。

一切都很好,熊通很高兴。作为盟主发表讲话,看着小国国君们一个个讨好的表情和此起彼伏的马屁声音,他觉得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