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专诸刺王僚(第2/3页)

从王宫到公子光的家,沿途布置守卫。在宴会厅门里门外,以及宴席座位两边,都有持刀侍卫。

这个阵仗,一般人吓都吓傻了,好在公子光不是一般人,他依然镇定。

这个阵仗,实际上也就等于吴王僚告诉公子光:我不信任你,也不害怕你。

哥两个落座,基本上是各怀鬼胎。

“上鱼。”公子光下令。

鱼一道一道上来,各种鱼,都是专诸的杰作。

一边吃鱼,一边喝酒。

鱼是好鱼,吴王僚吃得赞不绝口。

“大王,再有两道,我这里的镇府之鱼就要上来了,绝对让你吃一次想两次,吃两次想三次。”公子光也吃得满脸通红,夸夸而谈。

“好,好。”吴王僚想着,吃完了镇府之鱼,就可以回宫了。

突然,公子光“哎哟”了一声。

“大王,不行,我这脚刚才又崴了,疼痛难忍,我先下去裹一裹再来相陪。”公子光说着,样子非常痛苦。

“王兄快去吧,我等你。”吴王僚顺口答应,他丝毫没有想到这是公子光金蝉脱壳。

公子光一瘸一拐下去了,迅速躲进了暗室。

镇府之鱼上来了,由大厨亲自送上来。历来的大宴都是这样,最后一道菜由大厨端上来,客人会表示感谢并且打赏。

大厨是谁?专诸。

没有人怀疑他,因为他确实是大厨。

大厨进来之前,同样要搜身,确认没有武器之后,放他进来了。

大厨面带微笑,端着手中的盘子,很稳,因为他本身就是端盘子的。盘中的鱼很大,足有两三斤,鱼的颜色很棒,绽放着金黄的光,香味散发出来,整个宴会厅都能闻到,真香。每个人都想吃,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于是大家拼命地用鼻子来过瘾。

吴王僚也闻到了香味,不愧是镇府之鱼,他在考虑怎样赏赐他,然后请他去宫里也为自己的老娘做一顿这样的宴席。

大厨走到桌前,跪下,将盘子轻轻地放在桌上。

吴王僚看着鱼,看得发呆,他在想是自己先开吃呢,还是等公子光回来一同品尝。

可是,突然,他看见大厨的手伸到了盘子上,然后一把抓住了鱼。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也是这道菜的程序?”吴王僚一时没有想明白,没等他想明白,大厨已经从鱼的肚子里抽出一把剑来,一把亮闪闪、杀气腾腾的短剑。

变化突然,无人料到。

吴王僚现在来得及做的也就是坐起身来,没等他站起来逃命或者抽剑,大厨的剑已经到了胸前。

皮甲很轻松就被刺穿了,那把剑随后穿过了肋骨,直插心脏。

稳、准、狠,角度、力度、速度都恰到好处,没办法,大厨从前是杀猪的。

吴王僚惨叫一声,血溅当场。

卫士们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乱刀砍来,专诸瞬间倒在了血泊之中。

吴王僚死了。

专诸也死了。

随后,公子光布置的伏兵杀了出来,吴王僚的下群龙无首,迅速崩溃。

当天,公子光占据王宫,将吴王僚的老母儿子等等一网打尽,斩草除根。吴王僚的儿子中只有一个人因为在外而侥幸逃生,这个儿子就是公子庆忌。

在前线的公子盖余和公子烛庸听说哥哥被杀,公子光篡位,怎么办?投降楚国吧。

于是,两人向楚国投降,楚国自然高兴,将他们安置在了舒。

公子光自命为吴王,不过,是代理的。

为什么是代理的,因为还要等四叔季札回来,装模作样谦让一番。

季札很快回来了。

“叔,您总算回来了,位置给您留着呢,我就代理了几天。”公子光假惺惺地要让位。

“别,别,我要是想当吴王,你爹当年让给我的时候,我就当了。算了,反正人也死了,好在国家还在,也还是咱们的家,还是你当吧,我没兴趣。”季札当然拒绝了,随后,季札去祭祀了吴王僚,回延陵种菜去了。

现在,公子光正式成为吴王,自号阖闾(音河驴),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任命伍子胥为行人,就是当年巫狐庸的职位,负责外交事务。同时,任命专诸的儿子专毅为大夫,搬到了城里来住,从此成为贵族,而专家楼被废弃。

值得一提的是那把杀人的剑——刺僚,因为当初放在鱼肚子中,因此更名为“鱼肠剑”。

鱼肠剑,中国名剑。

【又是一个楚国人】

篡位成功,该杀的杀了,该赏的也赏了。

“老伍,搞点什么新意思吧。”吴王阖闾跟伍子胥商量,要体现自己的治国风格。

“大王,如果要称王称霸,以近制远,那就要修建城郭,充实仓库,提高军备。咱们吴国虽然军力强大,但是城郭太小,咱们的都城还不如人家楚国一个乡政府气派。现在是咱们占有攻势,万一哪一天咱们打了败仗,敌军长驱直入,咱们连个能守的城都没有。”伍子胥的建议就是修建都城,搞个标志性建筑。

“善。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吴越春秋》)阖闾说。什么意思?建城郭,修仓库,怎么才能因地制宜,符合天象?

之所以引用原文,在于阖闾贡献了一个成语:因地制宜。

阖闾随后下令由伍子胥主导,修建新的都城。

伍子胥成立了“新首都建设指挥部”,从鲁国、郑国、楚国、齐国等地请来建筑师和风水大师,设计了新的都城。新都城在今天的苏州,古称阖闾城。

新首都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周长四十二里三十步,内城周长八里二百六十步。陆门八座,以象征天之八风;水门八座,以象征地之八卦。后来《吴都赋》写道:“通门二八,水道六衢。”西阊、胥二门,南盘、蛇二门,东娄、匠二门,北齐、平二门。

阊门,吴军讨伐楚国从这里出发,因此又叫破楚门。胥门,伍子胥住在那里,因此得名。盘门,又叫蟠门,门上刻蟠龙,以此镇压越国。蛇门,南面有陆无水,在巳地,属蛇,因此称为蛇门。娄门本来叫疁门,后改娄门。匠门,又叫干将门。齐门,齐景公的女儿嫁给了吴太子终累,后来太子夭折,齐女想念齐国,出此门北望齐国,哭泣至死,此门命名为齐门。平门,夫差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称平门。

到西晋,左思著有《吴都赋》,描写阖闾城。再加上他的《魏都赋》和《蜀都赋》,合称《三都赋》,《三都赋》面世之后,立即引发轰动,洛阳城内纷纷传抄,一时导致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出于这里,顺便提及。

伍子胥大兴土木,修建都城,次年六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