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变成猪,变成狗!(第2/4页)

八阿哥想着,无论如何都会遭到憎恨,于是在被问到是不是煽动者的时候,不管什么都“是,是”地点头承认。他的承认却令雍正帝更不满意。八阿哥才不是因为不是对手就沉默不语、低头认输的那种人呢。一步一步调查下来,雍正帝终于明白,对八阿哥煽动这次骚动的猜测确实无根无凭。那么这是他想要通过替人顶罪博得人气、赢得世间同情的策略吧?雍正帝如此胡乱地猜测。他让八阿哥明确指认骚乱中最先涌入八阿哥家的人,八阿哥根据目击的厨师的证词指出了五个人。接下来讯问那五个人,他们竟然都与骚动事件无关,甚至还有人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若是稀里糊涂地把这些人抓起来判了刑,舆论不会责备八阿哥,一定会谴责是天子的失误。雍正帝愈发觉得八阿哥面目可憎。八阿哥因为这次事件被剥夺了亲王的爵位,成为无爵位的皇族。

因为需要考察先帝的事迹,八阿哥被要求上交康熙年间赐给他的诏书和宸翰等,但他无论如何都不听命。他声称他的家人误将先帝宸翰与其他一些文件一同焚毁了。这些宸翰之中,有与皇太子问题相关的、康熙帝以严厉语气训诫八阿哥的语句。雍正帝无论如何都想要看到。八阿哥认为若以此为材料,被不怀好意地写入朝廷编纂的历史则会遗臭万年,因此,无论怎样都不肯上交。不管催促多少遍,八阿哥除以同样的话拒绝外别无他言:

天地明察,我绝无虚言。我若虚言,一家俱死。

雍正帝大发雷霆。

一家啊,说得好。清朝从天子到皇族不是一家吗?可见你是向天祈祷灭亡我清朝!宗姓之内岂容得此人!

八阿哥因为此事被削去宗籍、贬为一介平民。仅仅被降格为平民还不够,他被单独圈禁在宗人府中专设的单间里。从此,八阿哥便自暴自弃了。

自己本来一直食欲不振,也好,从现在开始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日日保重身体,能活着的时候便好好活着。只要不杀我,无论多么艰难,我也要咬牙活下去给你们看。

听到这话,雍正帝怒不可遏。

这家伙已非皇族,乃一介平民。他那容易被误认为皇族的名字会给其他兄弟们添麻烦。给他起一个什么名字好呢?去问问他自己吧。

使者将旨意传达给八阿哥,他满不在意,只回答了一个字——“狗”。

好,让他变成狗!

雍正帝当即把八阿哥的名字改成了狗。满语中狗读作“阿其那”,从此在朝廷上人们不可再称八阿哥的真名,取而代之的则是“阿其那”。

若从雍正帝的角度来讲,他也有充足的理由。在独裁君主制之下,所有的人际关系必须建立在稳固确立的君臣关系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父子、兄弟还是朋友,一旦被置于君臣关系之前,必然失去它的全部价值。诚然,雍正帝和八阿哥过去是兄弟,但在雍正帝即位之后,两人之间首先必须是君臣关系,其次才是兄弟关系。若先顾及兄弟情谊,君臣关系就无法确立。在独裁君主制下,君主也被赋予了独裁的义务,即使是兄弟,对将君臣关系视为儿戏的人,必须教育他不管怎样都必须将君臣关系视为重中之重。中国的古语有“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即教师若对学生不进行彻底而严厉的教育,应当问其怠慢之罪。同样,处于独裁君主的位置如果树立不好独裁君主的威严,那就是君主的疏忽。并且,君主若对兄弟尚且不能彻行独裁,如何对万民进行独裁!

尽管如此,雍正帝对八阿哥的迫害也着实过甚。八阿哥与雍正帝的严苛恰好相反,很早就博得了宽仁长者的名声,世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同情八阿哥也不无道理。

于是,各种各样的谣言风一样地在世间流传,其中有这样一个:

十月作乱,八佛被囚……雍正帝是加害者,八阿哥是被害者。军民怨新主。……军民齐崛起!

十月是雍正帝诞生的月份。“八佛”不消说是指八阿哥,因为他的温厚,经常被赋予“佛”的绰号。雍正帝听闻此事甚感不安,但表面上对此显得很冷淡,他说:

似此凶张、恶诈、奸险之佛诚自古所未闻。果真是佛与否听之于舆论。

所谓舆论,不外乎文武大臣等百官集议于朝廷罢了。大臣们按照雍正帝的指示,组织了特别审判会议,对阿其那的行为进行审议,最终列出阿其那四十条罪状,对他进行参劾。雍正帝下达最终判决:

阿其那犯下的所有恶行皆为激怒朕。朕若加刑于他,天下之愚者必定以此将恶名加诸朕,如此则正中阿其那下怀。朕才不会上这个当。

因此,雍正帝命令八阿哥如从前一样过着单独圈禁的生活。

同样的迫害无疑也会被施加在和八阿哥最亲密并因八阿哥之事和雍正帝交恶的九阿哥身上。康熙帝临终之际,九阿哥的生母宜妃想要冲到先帝枕边,因此与雍正帝的生母德妃发生过激烈冲突。雍正帝即位之后,在召回同母弟十四阿哥的同时,派遣九阿哥取而代之奔赴西宁。他当然没有赋予九阿哥大将军这样光耀的称号,此举只是为了将他放在与自己关系紧密的总督年羹尧身边受其监视。最为要紧的是,以此切断他与八阿哥的联系。

九阿哥在年羹尧的监视之下,受到的待遇几乎与阶下囚一样。密探把他的一举一动都报告给了雍正帝。雍正帝的钦差宗楚来视察的时候,九阿哥说:

我如今于世间毫无希望和野心,正欲抛却凡世出家修行。不知可否给我多些自由?

雍正帝接到使者的奏报,抓住九阿哥的话柄不断诘问:

若是出家则不成兄弟,舍弃世事则不成君臣。是想成为既不是兄弟又不是君臣身份吧?

九阿哥偷偷给在北京的十阿哥送信,但信在途中被截获。信中写道:

事机已失,追悔无及。

这句话意味深长,可以任意解读。雍正帝自然将其解读为某种阴谋。这封信暴露之后,九阿哥开始用暗号与在北京的家人互通书信。九阿哥对基督教抱有兴趣,和西洋传教士颇有往来。甚至在九阿哥被派往西宁的时候,葡萄牙传教士穆敬远(João Mourão)也追随他一同前往。但是他白天需避人耳目,只有晚上才从窗户出入。九阿哥可能已经偷偷地接受了由穆敬远主持的洗礼。因此,九阿哥与其子懂得罗马字母并非不可思议之事。其后,他们用罗马字母写信,在北京与西宁之间鸿雁往来。

九阿哥之子所写的从北京送到西宁的密信虽然被慎之又慎地缝在夹衣之中,但还是被城门官发现了。这封信被拿给西洋传教士看,但传教士回答看不懂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