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懊恼的老皇帝(第4/4页)

朱天保在被追问之下,竟然出乎意料地全盘招供。康熙帝愈发生气了。

此人不惟不忠,还是不可饶恕的不孝子!

康熙帝立即将其父朱都纳召入宫中。朱都纳一再请罪:

非在臣一身。应将臣凌迟处死。求将臣独子朱天保宽免。

康熙帝冷冷地嘲笑他:

在紧要关头供出父亲之罪,让如此不孝子活着干什么!想受凌迟之刑的话,朕准了,令尔看杀尔子之后,始将尔凌迟。

康熙帝被触及旧伤,突然变得残酷、宛如他人。朱天保和他的姐夫戴保被拖到刑场斩首。年迈的朱都纳被强制命令到刑场去观刑,但由于年老而免于死刑。

此时,国境附近战云密布。占据蒙古西北部的准噶尔部的猛将敦多布翻越山岭,穿越沙漠,驰骋于无垠旷野,长驱直入西藏。中国西部国境一带一时受到威胁。于是,康熙帝命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率大军前往征讨。十四阿哥正当三十一岁,血气方刚。康熙帝认为十四阿哥的相貌风度最像自己,因而对其钟爱尤甚,人们纷纷传言任命十四阿哥为大将军可能是立他为皇太子的前奏。如果大将军取得煌煌战功而归的话,作为奖赏,将其擢拔为皇太子的概率极高。更何况当时后宫无主,嫔妃们和皇子们一样处于势力对抗、群雄割据的状态,其中十四阿哥的母亲是个不容小觑、手腕出众的角色,为众人所惧怕。

出征的翌年,十四阿哥在青海地区大破敌军将领敦多布,进而进军平定西藏一带。他虽没有亲自上前线杀敌,但作为总指挥官坐镇军中,承担责任的同时也享有获得一大半功勋的权利。可惜,康熙帝未能等到十四阿哥凯旋的那一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平时已经不甚康健的他身体状况突然恶化,在北京的皇子们被召集到了临终的父皇的枕边。十四阿哥的同母兄长四阿哥那时恰好代父举行祭天大典,在南郊进行斋戒,他收到紧急报告后疾驰奔归。集结到皇帝身边的有三阿哥、四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兄弟八人,此外,还有大臣隆科多。

皇子们各怀心思,紧张地守在临终的父亲的床边。这时,大臣隆科多被召到康熙帝身边,康熙帝让他传达了指定继承人的旨意。结果出人意料,是四阿哥。

继承康熙帝之位的四阿哥就是雍正帝。


[1] 这里指原始民主。——译者注

[2] 关于本书中的引文,能够找到对应的中文原文时尽量回译为中文原文,如大量出自《雍正朱批谕旨》的引文;但由于原书并非严格的研究著作,宫崎市定在引用时并不拘泥于原文,甚至有自己发挥的地方,故而在翻译时参照中文材料、根据日文进行了调整和拼接。为了保留日文原书的特色,本书所有引文以直接引文形式出现,特此说明。——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