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莫扎特服务德国帝国主义(第3/12页)

由于这是保护国庇护下举办的第一次大型文化活动,组织者希望请到和这个地区有地理关联的演出人员。他们确保指挥家弗朗茨·康维茨尼(Franz Konwitschny)指挥歌剧演出,用的制作出自已经去世的阿尔弗雷德·罗勒(Alfred Roller)之手。请这两位的理由主要是,他们都是在摩拉维亚成名的。然而,由于德语剧院公司在前一年已经解散,完全由本地团队上演这两部作品已不可能。所有主角都不得不请自慕尼黑和维也纳,合唱团也是直接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请的。乐队主要由前德语剧院乐团和赖兴贝格苏台德德意志管弦乐团(Sudetendeutsche Orchester Reichenberg)组成,并专为德国文化周而更名为苏台德德意志爱乐乐团(Sudetendeutsche Philharmonische Orchester)。[475]在夏季稍晚些时候,他们被宣传部委以“确保德意志音乐在布拉格的未来”之重任,乐团的名字又改为布拉格德意志爱乐乐团(Deutsche Philharmonische Orchester Prag)。[476]

除乐团名称外,宣传部在德国文化周之后不久还启动了其他改变。康维茨尼出生于摩拉维亚,这让他看起来是担任布拉格德国音乐总监的合适人选,但这个职位还是给了卡尔斯鲁厄的音乐总监约瑟夫·凯尔伯特。凯尔伯特被召来领导德意志爱乐乐团,和奥斯卡·瓦列克(Oskar Walleck)合作,后者是位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前总管。瓦列克的任务是在布拉格建立一个永久的德语剧院公司。他出生于摩拉维亚,有部分捷克血统,是个热忱的纳粹党员,致力于推广“德国的殖民利益,以娱乐和教育当地人为首要目的”[477]。他甫一上任,几乎立刻行动,没收了几家捷克语剧院,将其转为德语剧院。1939年12月,帝国政府部门给这些新机构200万帝国马克的资助。此后,布拉格的德语剧院始终耗费大量资金,每年预算平均在160万帝国马克左右。[478]

在这段动荡时期,莫扎特和布拉格的关系始终是德国帝国主义的一个有力武器。当年早些时候,柏林的托比斯电影公司(Tobis Film)和导演利奥波德·海尼什(Leopold Hainisch)开始摄制《弦乐小夜曲》。这是一部关于莫扎特于1787年访问捷克首都的传记影片,结束于《唐·乔万尼》的成功首演。影片大致以莫里科的《莫扎特在去布拉格的路上》为底本,由罗尔夫·劳克纳(Rolf Lauckner)编剧。剧本意在保留德意志特色的剧情及其主要人物。相应地,劳克纳删去了莫里科原著中所有和捷克人物有关的情节,把莫扎特的朋友,激发他完成歌剧的“缪斯”约瑟法·杜谢克换成了欧根妮伯爵夫人。这个角色由海莉·芬肯采勒(Heli Finkenzeller)饰演,带上了明显的巴伐利亚口音。

《弦乐小夜曲》1939年12月18日在布拉格首映。它被视为捷克首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被评为保护国成立后首部在这个城市上映的德国新电影。帝国范围内对这部电影都赞赏有加,认为它是一部非常有效而及时的逃避主义影片。然而,劳克纳把约瑟法·杜谢克这个人物完全去掉的做法却没有引发任何评论,当时的观众若对莫扎特的生平没有详细的了解,恐怕也不会注意这点。[479]

28.1939年首映于德占布拉格的电影《小夜曲》的杂志广 告。

和《弦乐小夜曲》不真实的迷幻世界相反的是,布拉格的莫扎特协会很快就感受到占领者越来越强的干扰。整个1939年,协会委员会都可以不受外界压力地执行自己的任务,但1940年1月5日,情况变了。这一天,保护国总督要求协会主席雅罗斯拉夫·帕特拉(Jaroslav Patera)以“不可信任”为由强行辞退委员会中的捷克成员,并以德意志族成员取代之。在被迫辞职的委员中,工程师博胡米尔·利班斯基(Bohumil Libánsky)后来被捕,死于茅特豪森集中营。[480]

虽然帕特拉得以继续代表莫扎特协会工作,但保护国总督亲自批准一位新的德意志族会长走马上任。帕特拉收到一份文件,通知他协会资产将被转移到萨尔茨堡的总部,理由是“德国文化的集体所有权要求各地的同类组成部门被合并、集中化”。因此,所有的莫扎特协会都会“在理念上加入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学院基金会,无论其坐落何处。这一命令适用于全世界的莫扎特协会,甚至包括在英国的”[481]。

讽刺的是,“重组”莫扎特协会的指令反而带来了一些好处,特别是对贝特兰庄园。这座建筑被重新以德语命名(Bertramhof),得以大幅整修。花费总计884249克朗,用以重修建筑和还清布拉格市立储蓄银行的贷款。这一举动对德国人特别有意义,这样他们就能自视为明智的慈善家,让庄园不再背负巨额债务,让莫扎特圣殿重焕光辉。此外,虽然莫扎特协会辞退了所有捷克委员,但帕特拉面临的环境不像预想的那么紧张。莫扎特协会仅在要出售贝特兰庄园或将其易主的时候才须支付萨尔茨堡莫扎特学院75000克朗,而这事不太可能发生;尽管重组令要求将所有莫扎特协会集中在萨尔茨堡管辖之下,但当局从未来得及把各协会的资产转移到帝国账下。[482]

根据帕特拉的战后评述,德国人似乎总体上并不关心贝特兰庄园。只有在适合他们需求的时候——1941年庆典年期间,他们才积极地利用他们因经济投入而对庄园所拥有的权利。总体而言,他们似乎让帕特拉自由决定如何修缮和改造建筑,设置参观程序,向捷克观光者解释庄园的历史。帕特拉说,他对庄园的管理虽然不时引起当局的怀疑,但德国人极少到访。不过,莫扎特协会被禁止以捷克语发行任何材料,其刊物《贝特兰庄园通信》(Briefe vom Bertramhof)只以德语印行。[483]

德意志人和捷克人组织各自的音乐活动,其区隔在1941年下半年引起最高度的关注。9月25日,希特勒任命莱因哈德·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为保护国总督,取代在一些圈子里被认为对捷克人太过宽大的纽赖特。海德里希有音乐背景(其父布鲁诺是作曲家,瓦格纳的拥趸),他抓住机会,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德意志文化,特别是音乐方面。正如他对马丁·鲍曼所说,他的目标是“悄悄地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加强德国的影响,消除捷克人对自己的民族意识”[484]。与此同时,海德里希的副手卡尔·赫曼·法兰克的影响力逐渐加强,此人“对任何捷克的东西都有几乎任性的仇恨”,对布拉格公民“口是心非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485]

海德里希的任命恰好发生在布拉格市准备莫扎特年庆典的时候。音乐节持续一周,将在10月最后几天举行。作为前奏,保护国总督在10月16日宣布发行四枚莫扎特纪念邮票。尽管帝国也会设计莫扎特年邮票,保护国发行的这些有着独特的设计,强调的是莫扎特和捷克首都的特殊关系。每枚邮票和一枚价格相同的慈善邮票共同发行,慈善邮票销售所得将赠予元首文化基金(Führer’s Cultural Fund)。两枚低价邮票为棕色和绿色,图案是《唐·乔万尼》首演所在时期的布拉格国会剧院。慈善邮票上有莫扎特的名字、《唐·乔万尼》标题、序曲前两小节缩减为两行谱表的缩谱,以及该剧在布拉格首演的日期。两枚高价邮票为红色和蓝色,设计更为传统,图案为莫扎特的肖像。慈善邮票的图案是一架饰有花环和珠宝的古钢琴,配有莫扎特生卒日期。[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