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考试作弊的那点儿事(第2/2页)

总的来说,使用新颖的“夹带”方式的一些考生可谓生不逢时,如果放到现在,即便落榜,去做个一流魔术师也是绰绰有余。

清科举考试作弊用书

4

那么问题就来了:面对那么多种作弊手段,考官们不管吗?朝廷不管吗?还有王法吗?

管,当然管。而且招数也很多。

第一招是“盲批”。唐武则天的时候,规定考生在考卷上自糊姓名,不让批卷者知道。后来则是姓名、年龄、籍贯等都要用专门的纸条密封,加盖弥封印章,防止被人拆开偷看或偷梁换柱。宋朝沿用此法,称其为“糊名”,而且还加了一道手续——专门请人将考生的试卷统一抄写,防止因为笔迹被辨认出而作弊。这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作弊,但并不能完全杜绝前文所说的“关节”和“偷改”。

第二招叫“结保”。这个规矩从唐代就开始了,三人一保,类似连坐。如果三个考生中有一个被发现有作弊行为,三人同时受到处罚。这逼得他们互相监督,不能因为其中一人作弊而毁了自己前途。到后来考官等人都参与作弊,于是考官和工作人员也开始结保。

第三招是对付“枪手”的。从宋朝开始,科举考试推行“准考证制度”。那时的准考证叫“浮票”,上面除注明应试者姓名外,还有面形、身高、体形等特征。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官拿着准考证一一看过才放行,以此防止冒名替考。但这招对温庭筠这类人不管用——老子也是进考场考试的,你奈我何?

清代科举考试场景还原

光这三招还不够,第四招叫“锁院”。这一招缘起北宋年间。当时的翰林学士杨亿被任命为主考官,在开考前,他同乡中打算应科试的一些人来拜访他——目的明确,希望接受“考前辅导”嘛。这个杨亿一听他们的要求,拍案而起,大骂一声:“丕休哉!”掉头就走进了里屋。

杨亿当真是个清官?并不是。“丕休哉”三个字出自《尚书》,是一句骂人的话。有聪明人立刻听出了其中奥妙。那次考试,凡答卷中用了“丕休哉”一语的,都录取了。

为此,宋太宗决定开始“锁院”制度: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都是临时委派的。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也不能接见宾客。如果考官要从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亦不得接见客人。

然而,最简单有效的一招,自然就是“搜身”了。

随着“夹带”招数的越来越多,考生进入考场前的搜身也越来越严,进场要打开他们的发结,脱去衣服,甚至……检查肛门。

在这一点上,被汉人视为“蛮夷”的女真人倒是想出了一个非常文明的办法。金朝也仿效汉人开科举,但金世宗觉得对考生进行搜身很不礼貌,所以他规定:每次进考场前,让考生脱去自己的衣服进入沐池沐浴,浴毕则让考生换上统一的考生礼服——既检查了考生,又让考场环境干净卫生,没有体臭脚臭,一举两得。

当然,光靠“防”是肯定防不尽的,那怎么办?那就还要“罚”。

在清朝,凡是在科场考试中作弊的人,一旦被查出,要立即被带上枷锁在考棚外示众。然后还要判罚取消考试资格多少年,厉害的甚至会“剥夺考试权利终身”。

对于考场官员舞弊的,那惩罚就会更严重些,如果被查出,会被施以杖刑、罢官、流放,甚至砍头。

清朝对于科场舞弊惩罚极严,不少官员为此搭上身家性命。雍正年间,河南学政俞鸿图的小妾与仆人勾搭出卖考题被人举报,俞鸿图虽然不知情,但毕竟治家不严,被雍正判了个“斩立决”。(据野史记载,俞鸿图是被判“腰斩”,斩断身躯后尚未死,用手指在地上写了七个“惨”字才气绝身亡。旁人将惨状禀报雍正,雍正从此取消“腰斩”刑。)

这还不算什么。咸丰年间,做过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的正一品大员柏葰,被人举报主考期间舞弊。堂堂一个正国级官员,就被一刀咔嚓了,因此案被牵连的官员达90多人,其中不少都被处斩了。

不过,“头你尽管砍,以后不作弊算我输”。作弊的传统和方式还是在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推陈出新,屡禁不绝。

从我们如今这个时代往后再过一千年,如果有人回写现在我们的各种考试,一样可以写出一篇图文并茂的《21世纪考生作弊的历史》吧?

馒头说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考试和作弊,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从出生开始就形影不离,谁也不能和谁分开。

或许有人会问,手段如此严格,下场如此悲惨,但为什么还有一批又一批的考生愿意铤而走险?

很简单,因为科举是那个时代处于普通阶级的他们突破自身阶层,万里封侯、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很多人都为了那一点点希望,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是的,由此很容易联想到我们现在的高考。

有不少人曾呼吁取消高考制度。我个人觉得高考迟早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但至少目前时机还不成熟。

在当下的中国,高考依旧是一个对普通阶层相对而言最公平的机会,尤其是对广大的农村子弟而言,如果没有高考,他们靠什么越过那道坎,改变自己的命运和人生?靠拼爹?靠送礼?还是靠各种才艺秀?难道还要潜规则?

不过,虽然我已远离学生时代,但通过各类新闻还是能了解到,高考现在对学生的重要性,与对当年的我们而言已不可同日而语(我是全国大学扩招前的最后一届)——我个人认为这是个挺好的趋势。

为什么呢?因为考试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考试的方式越来越多了,对未来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高考可能还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个“跃龙门”的渠道,但很难说还是不是当初那座“千军万马挤破头”的独木桥了。

其实当年的科举也是这样。考生们之所以前仆后继花样百出地作弊,是因为那是他们作为读书人唯一的升迁之路。而到了晚清,尤其是1905年取消科举制度前夕,科举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低。以前科举找人代考,可能要花个千百两银子,到后来可能只要几两甚至几钱银子就行。

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既然多了,那又何必在一根独木桥上挤呢?

当然,不是在舞文弄墨的考场上作弊的人少了,就是作弊的人真的少了。

只要有人,有欲望,有功利,“作弊”这种行为,永远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