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华初露 49 葛丰年率兵擒阿哥 乾隆帝谈笑清君侧(第2/3页)



  那门吏答应一声出去,这边弘皙便更衣,戴了薰貂朝冠,穿了四团五爪金龙石青朝褂,外披金黄缎里儿的紫貂瑞罩,腰间束一条衔猫睛石金玉方版带,佩绦微露,缀着四颗东珠——穿戴齐整,出了王府,见照壁外和王府沿墙三步一哨五步一岗,都是佩刀武官,品级最小的也是千总,雄赳赳站着目不斜视。他情知出了大事,吸了一口清冽的冷气,镇定了一下自己,下阶上轿,却也没人阻挡,遂大声吩咐道:

  “去东华门递牌子!”

  东华门一切如常。门吏、侍卫、太监见是理亲王驾到,照例请安问好。递牌子进去,一时便有旨意:“着弘皙养心殿觐见。”

  弘皙心里七上八下,一时想着自己“没事不怕吃凉药”,一时又莫名地紧张。天上下着小雪,地下结着薄冰,几次走神儿,几乎滑倒了……恍恍惚惚来到养心殿垂花门前。太监王礼接着,向他打千儿请了安,说道:“万岁爷说了,理王爷到了,立刻叫进。”弘皙点点头进来,见乾隆坐在东暖阁,和讷亲、鄂尔泰、允禄、弘晓正在议事,忙上前跪了行三跪九叩大礼,说道:“臣不晓得御驾已经荣返,没得迎接,乞皇上恕罪。”

  “看来你精神还好。”乾隆嘻笑自若他说道,“只是越发瘦了,好歹也爱惜一点自己呀!”遂叫起身赐坐,接着方才的议题道:“殿试的事再也不能拖了。北京这么冷,有的穷读书人没法过。这么着,叫礼部查一查,有住不起店、住在庙里的贡生,每人资助五两银子。有南方广州福建来的,必定没有带棉衣棉被,从军需库里支取一些散发了。你们知道,这里兴许就有将来的将相,冻死在这里,岂不罪过?”

  和弘皙挨身坐着的鄂尔泰忙道:“主子想得周到,依奴才看,昨晚查抄七司衙门,有五六千两银子,被服、柴炭这些东西也不少。不如把这些分别发给穷贡生,倒省了许多事。”讷亲立刻反对,说道:“还是照主上的旨意为好。查抄的东西本来就乱,直接拿去赏人,连个账目也没有,往后遇到这类事,成了例就不好了。抄的东西该入库的入库,赏的东西该出库的出库,规矩不能乱。要杜绝小人们从中作弊。”弘皙这才知道真的出了大事,头“嗡”地一声涨得老大。口中嚅动着:“……抄了?……”

  “殿试的事定在十月二十六吧。”乾隆带着椰榆的目光望着木偶一样的弘皙,自顾说道:“就由弘晓和弘皙主持,讷亲监场。往年每年殿试都有冻病的,今年叫礼部,每人给一个铜手炉,热水隔时添换,至于殿试题目,朕届时再定。你们看如何?”几个大臣立刻趋附颂圣,异口同声赞称。乾隆笑问:“弘皙,你怎么一言不发呀?”

  “啊?啊!”弘皙吓了一跳,忙道:“主上说的极是,这个七司衙门我早就瞧着不顺眼,很该抄掉它!”一句话说得几个大臣无不愕然。

  乾隆格格一笑,说道:“你是一心以为鸿鸽之将至啊!殿试的事朕不敢叫你操心了。”弘皙脸色涨红,说道:“七司衙门其实不是臣的疼痒。不过,弘昇、弘普、弘昌他们都是兄弟,乍闻之下,惊骇莫名。求主子网开一面,多少给些体面。您知道,七司衙门里作养的可都是皇族子弟啊!”乾隆哼了一声,说道:“是子弟兵!这子弟兵放在宫掖里,朕自然有些心障。你替他们求情,是情份中的事。弘昇、弘昌、弘普昨晚都被从热被窝里拉了起来,已经囚在宗人府,等着内务府慎刑司拷问了。求情,如何对待国法呢?如若事涉于你,又有谁来为你求告呢?”

  “皇上!”

  “这一声叫得好响。”乾隆咬牙尖刻地笑着,“你几时心里真正拿朕当皇上看?朕实话告诉你,昨晚弘普、弘昌什么都招了。算什么硬骨头?连三十皮鞭都经不起!”

  弘皙再也坐不住,身子一软就势趴跪在地下只是叩头,一句话也回不出来。

  “人真是奇怪。”乾隆站起身来,在暖阁和殿中漫步,沉思着,象是自语,又象是申斥:“圣祖爷废你父亲的太子位,废了两次!第二次明发诏谕,‘有敢言胤礽疾病痊好,可重为太子者,朕即斩不赦’——这是明发圣谕,不是密室里的话,通天下皆知,唯独你怎么忘了。先帝爷人说刻薄,可偏偏是先帝爷宽释了你父亲,不避讳,不称臣,死时以太子礼安葬。朕以宽仁待天下,封你为亲王,奔走在御前。你居然又想起来你父亲本是太子,这个养心殿、那个太和殿该是你的!”弘皙脸色象香灰一样难看,叩头时浑身都在颤抖,结结巴巴说道:“臣、臣……臣没有这个心……真的,真的……”乾隆根本就不理会他,继续说道:“唉……朕的心太仁了,仁得有些迂了。迂得天下臣民都以为朕连鸡都不敢杀!——杨名时是怎么死的?”乾隆突然走近弘皙,站在他的身旁,用不屑的神气看着抖成一团的弘皙,说道:“你不用害怕,杨名时的死与你没有直接关联。但你和他们一伙,你知情不举!他们商议这事时,河边说话,水里有鱼听!就是山西的萨哈谅一案,朕也不想细查,若查的话,恐怕在座的有些人难承其罪!”他突然神经质地爆发出一阵大笑:“上苍,你叫朕以仁孝治天下,对这样猪狗不如的人,能仁么?孙嘉淦上三习一弊书,要朕亲君子摒小人,倘若朕身边都是小人,没有君子,又该怎么办?孙嘉淦说要破心中贼,这何其难也!”

  他这样一说,把在座的所有人都扫了进去,讷亲、鄂尔泰、弘晓、允禄谁也坐不住,都一齐跪了下去,弘晓叩头道:“皇上这么说,真使臣无地自容,臣在京办事不留心,自应——”

  “朕这就要说到你。”乾隆恶狠狠狞笑道,“你哪里是什么‘办事不留心’?你是个滥好人!十三叔是闻名天下的侠王,怎么养出个你来?你在上书房,又在军机处,弘昌是你亲兄弟,他胡作非为,你是聋了,还是瞎了?!杨嗣景吞的信,说你授意写的,朕还可不信,但弘昇、弘昌、弘普这三个恶种行迹诡秘,又不是一天两天,你可曾有一句话制止他们?可曾密奏过朕?”弘晓听得浑身出汗,“砰砰”以头碰地,一句话也回不出来。允禄忙叩头道:“皇上,臣是管着东宫的,确有失察之罪——”

  乾隆愤怒地一摆手,喝道:“你住口!好轻巧,你只是‘失察之罪’?你害的是情思不振的病!弘异他们真正想弄的是‘八王议政’,这也正合你的心,心照不宣一拍即合。朕不让你进军机处,你就没想想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