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陕甘风云 第33章 全国总动员(第2/2页)

半个月,如果这话被大周的军官听到一定以为是神话,可是赵定安说得还算是保守估计,西凉军队继承了突厥军和蒙古军的一些优良传统,快速突击,就地补给,可以星夜兼程的行军,穿插能力天下第一。

一名文官站起来道:“主公,切切不可轻开战端,咱们西凉立国未稳,粮草辎重储备不足,国民多是汉人,此时和大周开战,恐怕不是时机啊。”

元封微微一笑:“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西凉建国不足一年,并无积累,而且受到东周的封锁,生活举步维艰,如果再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开战。”

“可是……”那文官还要说话,被元封止住。

“我知道,能打败帖木儿,靠的是凉州人民上下一心,城墙坚厚,老知府存下的巨炮粮秣,打的是资源,是家底子,但那敌人毕竟是帖木儿,是世间罕见的枭雄,对付东周,我们有民意和军心就够了。”

“主公,大战之后,国家初定,民心思稳,正是休养生息之际,切不可妄动刀兵啊。”依然有文官出来劝谏。

元封并没有生气,朝廷里有不同的声音是好的,如果手下全都揣摩着自己的意思来说话,反而不美。

“你们小看了我西凉人民的觉悟,大家随我来。”元封说完,带领群臣登上了行宫的天台,放眼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凉州宽阔的大街上已经聚集了上万百姓。

站在前面的是书院的学生们,白衣飘飘的学子们手中举着横幅,上面四个大字“洗雪国耻”。后面跟着大批百姓,一个个义形于色的样子,看到行宫天台上有人出现,百姓们开始动了,一边走一边喊号子,乱七八糟此起彼伏的,总归是“打到长安去”,“活捉汾阳侯”之类的话。

“诸位请看,这就是民意。”元封说着,从随从手中拿过一厚摞血书,“这就是军心。”

“军心民意我有,何愁不胜,来人啊,传令下去,即日起,全国总动员,准备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