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2章.旌旗未卷 第24节(第2/3页)

“玄德有玄德的难处啊。”刘表摇摇头,苦笑道,“他先是杀了赵韪,得罪了一大帮巴蜀大族,庞义和严颜等人一气之下,干脆投靠了长安。接着他又逼走了刘璋,几乎把巴蜀所有的高门大族和东州士人(流寓士人)得罪光了。这个时候他能拉拢一批巴蜀士人稳住益州局势,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我没有接受玄德的请辞,让刘琦西上,正是担心我们互相猜忌导致巴蜀局势恶化啊。此刻玄德如果指挥巴蜀和汉中的军队大举北伐,谁敢保证巴蜀不乱?谁敢保证益州的军队不会临阵倒戈?”

蔡瑁面显失望之色,一脸沮丧,“如此说来,此次我们要想稳住南北局势,完全要看北方是不是自乱阵脚,自毁长城了。”

“是啊,李弘、李玮、张燕等人连出昏招,加剧了北方各势力之间的矛盾,想不败都难啊。”刘表说道,“我们只能冷眼旁观,看看能不能顺手捡个便宜,至于大举进军,纯粹是虚张声势而已。”

蔡瑁犹豫片刻,小声问道:“我听说,李弘正在派人出使徐州和江东。孙权偏安一隅,有长江之险,有讨价还价的本钱,他肯定会脚踩两条船,两面受益。但曹操就不行了,曹操这几年日子难过,北有李弘,南有孙权,中间夹了一个袁谭屡屡和他过不去。如今袁谭逃亡江东,周瑜又乘机占据庐江,逼得他头痛不已,如果孙权和周瑜乘机……”蔡瑁欲言又止。

“你担心他一怒之下投靠李弘?”刘表想了一下,说道,“他和李弘仇怨太深,和黄巾军更是仇深似海,就算李弘不杀他,张燕、杨凤这些人也绝不会饶了他。他如果投靠李弘,会死得更快。我倒是不担心他倒戈,而是担心他的头风病。最近一段时间他病情加重,头风病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痛苦不堪,这个时候如果他突然死了,那就全完了……”

“曹操死了,孙权和周瑜马上就会抢徐州。”蔡瑁的脸色顿时变了,“此刻北方自顾不暇,无力南下,他们岂肯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是啊,华陀和张机都被李弘抢走了,庐江的左慈虽然被曹操抓到了,但他转眼就逃了,华陀的两个弟子吴普和李当也是杳无音讯,现在南方医匠只有张机的几个弟子勉强还能算得上高手。但我听曹丕说,他们只能勉强稳住曹操的病情,给他减少一些痛苦,无法像华陀和张机一样,出手就能稳定病情,所以此刻我最担心的是曹操突然死了怎么办……”

蔡瑁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

“你即刻派人去长安……”刘表靠在车座上想了一阵后说道,“不管曹操会不会死,也不管东路战场出现什么情况,只要长安乱了,北方就岌岌可危,我们就有机会在南阳战场上击败北疆军。南阳的仗如果打赢了,李弘就算有天纵之材,也无法挽救南北对峙的局面了。”

“但他还有李玮,这个人太厉害了。”蔡瑁说道,“即使李弘死了,以徐荣、张燕的实力,再加上李玮的经世之才,依旧还能固守河北,成为我们平定天下的最大障碍。”

“把他杀了。”刘表厉声说道,“不惜一切代价杀了李玮,此人不除,社稷难安。”

“好。我即刻让王桀去长安投靠他兄长王凯,让马谡、张允带着刺客潜伏到长安,三人一明两暗,共诛李玮。”

“把荆襄一带最好的勇士派到长安去,一批人不够就派出十批,一百人不够就一千人,务必把李玮杀了。”刘表用力一挥手,做了个砍头的手势,“只要杀了李玮,长安必定大乱,南北对峙之局可成。”

正月十六,小天子亲临前线,指挥大军攻打育阳。

玉石、王当、颜良、于毒、吴雄、彭烈、寥磊、梁百武等人统率十万大军向育阳发起了猛烈攻击。

正月十八,汉军攻克育阳。

正月二十,大军移师涅阳。涅阳城主力在马良指挥下连夜突围。天子下令,任其突围,并命颜良率两万大军随后掩杀,逼其逃往宛城。

正月二十一,大军攻克涅阳。

正月二十二,汉军四面包围宛城。同日,刘琦、蔡瑁统率四万大军,北上救援。颜良随即率一万步卒大军,一万铁骑屯兵于新野、朝阳一线,阻挡襄阳方向的援军。

正月,长安。

南阳战场上的有利形势不但没有缓解长安的紧张局面,反而加剧了长安的矛盾。

年底,谷价开始飞涨,从一斛百钱涨到了一斛两百钱。新年过后,谷价上涨的势头更加迅猛,如出笼猛虎,一发不可收拾,短短时间内,竟然涨到了一斛五百钱。关中、洛阳、冀州、青州、兖州、豫州等主要产粮州郡竟然有钱买不到粮。

粮价涨了,各地富豪们随即不再向边郡输送粮食谋求爵位,而是囤粮待沽。边郡粮食本来就紧张,百姓需要赈济,军队需要粮草,现在送往边郡的粮食少了,危机也就来了。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几个月之后边郡的稳定局面也就难以维持了。

各地州郡纷纷告急,奏章像雪片一般飞向长安。

为了打压粮价,骠骑大将军赵云奏请天子,请求开仓放粮。开仓放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谷价的上涨,但在有钱买不到粮食的情况下,把官仓的粮食放出去了,前线军粮也就无法保证了。为此赵云建议天子,暂缓攻击宛城,先开仓放粮。如果不开仓放粮,任由谷价暴涨,对百姓的伤害太大,百姓情绪激动,各地的形势会越来越紧张。

粮价暴涨引发了其它各类物资的疯狂涨价,侥幸的是,盐铁目前是官营,盐铁价格的稳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的恐慌和愤怒。

现在天子急于攻打宛城,占据南阳,而赵云急于稳定谷价,平息各地百姓的恐慌,行台和长安的矛盾骤然激化。

太傅刘和、御史大夫荀攸、太常卿许靖、太仆卿崔琰、廷尉卿陈群、宗正卿张范等数十名大臣联名上奏,要求废除五铢钱,改铸大钱,增加钱币发行量,以缓解当前危机,继而购买粮食维持南阳战场的需要,帮助天子尽快打赢南阳一战。

骠骑大将军赵云、尚书令田畴、光禄勋张郃、卫尉卿杨凤、大司农卿田豫、少府卿余鹏、司隶校尉张辽等大臣则上奏反对,五诛钱乃社稷稳定的根本,五诛钱若废,天下势必大乱,他们建议天子考虑从南阳撤军。目前大军横扫南阳,并且攻克了育阳和涅阳,基本上实现了战前所拟的一战立威的目标,可以撤军了,没有必要陷入攻城苦战,导致形势更加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