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2章.旌旗未卷 第7节(第2/2页)

长公主失声痛哭。

“孩子,大将军不会死。”襄楷大师劝道,“我曾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日渐灿烂,武曲星虽然光芒稍敛,但依旧夺目,如果我估猜不错的话,当今天子已经亲政,而大将军也将逢凶化吉。”

襄楷大师名震天下,他的话给了众人很大信心,但面对事实,大家还是心如重铅,惶恐不安。

两天后,豫州荡寇将军雷重以八百里快骑送来急报,华陀大师找到了,张机大师也非常幸运地落到了汉军手里,现两位大师正在日夜兼程北上晋阳。

长公主欣喜若狂。燕无畏、徐晃各带一千铁骑,飞驰壶关相迎。

****

十月下,长安。

天子下旨,大司马徐荣巡视西疆,骠骑大将军赵云领大将军事,领尚书台,代理国事。

这道圣旨立时震动了长安,短短时间内,大将军已经病逝的谣言悄然传遍了长安。

十月二十二,赵云率部分文武大臣送别徐荣于十里长亭。

“晋阳对大将军的病情讳莫如深,陛下又让你代理国事,这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承认大将军已经不行了。”徐荣回首望着长安城,渭然长叹,“子龙啊,你能镇制住长安吗?”

赵云剑眉微皱,眼里露出刚毅之色,“大司马不辞劳苦,亲自赶到西疆,以西凉铁骑威慑关中,京畿肯定无忧。”

徐荣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这么有信心?”

赵云自信地笑了笑,“大司马可有什么嘱咐?”

徐荣稍加沉吟,然后看了看站在远处和张郃、朱穆闲聊的太尉张燕,低声说道:“小天子抛开长安,执意调集大军攻打南阳,其目的不言而喻,但其中一个目的显然是为了给长安摆脱危机创造机会。我到西疆的目的也是如此,以西疆目前的状况,只能威慑长安,不能给长安以武力上的支撑。长安一旦大乱,我首先要确保西凉军不乱,确保西疆的稳定,然后才能顾及京师,但那时我即使想东进支援,也会受制于粮草辎重的严重不足,无法全力拱卫京畿。因此,能不能抓住小天子制造的机会,成了解决长安危机的关键。”

赵云点点头,顺着徐荣的目光望向了张燕,“太尉大人一直以为,你走后,陛下会让丞相大人代理国事,现在突然变成了我,他会怎么想?”

“飞燕的出身限制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对此他有清醒的认识,不会因此和你产生什么矛盾。”徐荣微微一笑,“子龙,你还在为当年长安兵谏的事对太尉大人耿耿于怀?”

赵云一笑置之。徐荣颇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到西疆去,还有一个原因。我和飞燕、栖之(杨凤)关系特殊,这时候我留在长安非常不合适。”

赵云心领神会,躬身受教。

十月二十四,长公主书告朝廷,在太医令黄达的精心治疗下,大将军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另外,襄楷大师到了晋阳,华陀大师也正在日夜兼程北上,大将军的身体有望得到恢复。

这个消息让朝廷为之振奋,有关大将军病逝的谣言不攻自破。

同日,赵云以许劭、筱岚为特使,代表朝廷北上晋阳探视大将军,命令司隶校尉张辽,城门校尉何林率一千卫士护送两人到蒲坂津,然后再由河东太守袁霸派人护送他们到晋阳。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云和御史大夫荀攸、廷尉卿陈群等人频繁会见门阀世家和商贾富豪,并重新起用董昭、刘翊等兖州名士,辛毗、王朗、华歆、韩嵩、杨修、高堂隆等一帮大臣纷纷得到升迁,麴忠等一帮被罢免的官僚也重新进入了官署,孔融、张邈等前青兖大儒的门生弟子故吏也被大量征辟入朝。

赵云奏请天子,南阳战败,杨凤、袁耀、王当等大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严惩不贷。天子准奏,罢免杨凤的车骑将军,袁耀的平南将军,王当的龙骧大将军职,其余将领降职使用。

赵云再奏,当初大司马和太尉大人极力反对攻打南阳,但丞相李玮坚决支持,丞相大人对南阳战败负有连带责任。天子准奏,责斥丞相李玮上表请罪,罚俸一年,剥夺其参隶尚书事的权力。

赵云随即继续上表,今天子亲政,应该集权于尚书台,减少辅弼大臣的数量。天子准奏,免去太傅刘和、太尉张燕、御史大大荀攸参隶尚书事之权。国事由大司马徐荣、骠骑大将军赵云和尚书令田畴共理。

这道圣旨到了长安后,朝堂上下无不震惊。赵云数日之内,竟然连出重招,独揽大权。

十一月上,赵云还没等朝中大臣惊醒过来,又连续以天子名义下旨征调大军。

征南大将军钟繇即刻南下豫州,统领鲁阳、青阳一线大军。

左将军颜良率两万南军即刻出武关,准备攻击南阳。中垒将军于毒率四营北军即刻撤出陇南战场,飞速赶到武关与颜良将军会合。

免去张绣的弘农太守一职,拜其为建武将军,让其即刻赶到洛阳会合右将军文丑,率军随同天子攻打南阳。

命令楼船将军杨华率水师主力东进,和青州勃海莱州湾一带的青冀水师会合,扩建和整训大汉水师,准备收复江东。

赵云借着天子攻打南阳的机会,把京畿一带的兵力抽调一空,长安和洛阳一兵一卒都没了。

丞相李玮、太尉张燕等大臣齐声反对。

“陛下要一战建威,没有兵力怎么打南阳?”赵云一句话就把他们的嘴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