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2章.旌旗未卷 第1节(第2/3页)

袁耀本是文武兼备之才,又是朝廷正式认可的袁阀家主,他现在到豫州坐镇,当然很快能收拢人心,全力对付荆州刘表。至于为什么让钟繇督领青兖两州兵事,估计还是考虑到荡寇将军雷重的那七万大军。和吕布比起来,钟繇指挥雷重,岳父指挥女婿,当然更加得心应手了。

刘冥到了朝廷,度辽将军谁干?谁统率度辽铁骑?河南尹徐晃出任度辽将军。

袁耀走了,新任光禄勋是谁?张郃,镇护大将军、青州刺史张郃.青州刺史是谁?少府卿许靖。许靖给外放了。

少府卿又是谁?原京兆尹余鹏,李玮的同窗。

京兆尹又是谁?原大司农丞朱穆,李玮的大舅子。

新任河南尹是谁?原尚书左仆射司马朗。

新任尚书左仆射是谁?丁立,李玮的同窗。

执金吾玉石将军一直统兵在外作战,执金吾一职过去由颜良代领,现在改由陈好代领。朱穆的弟弟朱魭出任治书御史。

长安人恍然大悟,丞相李玮借着这个机会,把同窗刘冥、余鹏、陈好、丁立,把至亲朱穆、朱魭全部拉上位了,权势更大了。

当然了,长公主也有收获,宗室大臣刘和总算又回来了,而且隶尚书事参予决策。

大司马徐荣和太尉张燕也可以接受,毕竟杨凤做了车骑将军,颜良和张郃也上位了,而吕布和赵云都是功勋显赫的战将,无人可以憾动他们的地位。

李玮打着实施新制的旗号,明目张胆地任人唯亲,而长公主和大司马竟然置若罔闻,此事立即刺痛了朝中大臣,于是朝堂上出现了一股辞职热潮。

出乎意外,丞相李玮毫不在意,一概批准。只要你愿意走,打个招呼就行。

四月上,朝廷诏告天下,按照新制,以试经选拔人才,三年一次。但大汉中兴之期,急需贤能之士,故第一次选拔直接征召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等各类人才齐聚京师,试经(考试)入仕。

一时间,朝野震动,各地儒生贤良蜂拥而至,长安太学竟然人满为患。

试经选拔在本朝一直是辅助选拔制度,主要是考儒家经文,考试方法有射策和对策两种。射策就是抽签考试,内容侧重于对经义的解释,主要用于太学内部的考试,目的是督促诸生认真读经,明了经义。对策则是根据皇帝或学官提出的重大国政、理论等问题,撰文以对,主要用于朝廷举荐的士人,皇帝和学官考验合格后,就可以授官了。

选拔新制规定,试经考试分三种,分别是行策、试经和律论。这三种考试方法按照难易程度分甲乙丙三科。每科有规定的职官名额。

本朝最初的射策考试根据难易程度,分甲乙两科。王莽时,将两科改为三科,并增加了各科的取官人数。这种考试在王莽篡国之前是一年一试,光武皇帝中兴后恢复甲乙两科,两年一试。不过随着太学规模扩大,儒生增多,考试制度随即开始改动,渐渐也就流于形式,以察举荐士为主了。

五月上,试经考试开始。丞相李玮等公卿大臣,许劭、王剪、杨彪等大儒名士齐聚太学,论卷取士。

五月中,第一次考试选拔结束。因为贤能之士远远超过了规定的取官人数,朝廷急奏长公主,请求增加名额。长公主回旨,不限定人数,有多少取多少,一个不要漏掉。

朝廷取贤良五百四十七人,全部授官。朝廷的人才危机立时得到极大改善。

天下士人闻讯,无不欢欣鼓舞,准备三年后规模更大的试经选拔。

李玮的试经选拔制度成功了,为朝廷征募了大量优秀的各类型急需人才,但同时也遭到了门阀世家的仇恨。

现在他们明白了,为什么长公主、大司马和太尉大人都在背后支持李玮,因为李玮早就说服了他们,他保证试经考试可以为朝廷征募一批极其出色的人才,他做到了,给了门阀世家们重重一击,也给危难中的大汉走向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门阀世家和朝中遭到排挤的文武大臣们走到了一起,他们正准备联手打击李玮的时候,南阳大战爆发了。这场战争来得非常及时,以致于李玮在丞相府振臂欢呼。

去年长安的朝堂危机四伏,今年长安朝堂上的危机更是一触即发,而长安的大汉天子远征塞外,长安的长公主殿下远避晋阳,长安朝廷的擎天柱石大将军李弘更是在西北两疆誓死鏖战,长安朝廷就象一棵倾覆在即的大树,又像一叶惊涛骇浪中的浮萍,虽然依旧在风雨中苦苦支撑,但这时只要有一点外力,它就会倒下,就会被风浪吞噬。

襄阳人忍不住了,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刘表忍不住了,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曹操忍不住了,居心叵测意图坐收渔人之利的孙权和周瑜忍不住了,时刻想打进长安的刘备也忍不住了,一艘艘特使的快船在长江上往来飞驶,一张张慷慨激昂的面孔在襄阳城里进进出出,进攻,北伐,一统社稷……激动的叫喊声响彻了江淮、荆襄和巴蜀,各方势力都在厉兵秣马,北伐的洪流已不可阻挡。

五月上,襄阳的刘表出兵了,蔡瑁、蒯良、文聘、徐庶、马良等荆州大将率六万大军杀向了鲁阳,杀向了颖川。

五月上,益州的刘磐、刘备出兵了,两人在阳平关下会合,集结了五万大军向陇南发起了攻击。

五月上,孙权、周瑜亲自统率江东大军北上,和曹操会师于九江郡寿春,三人集结了八万大军,沿着涡口(涡水入淮处,在安徽怀远东北方向)北上,直杀豫州。

三年光阴,对长安来说,弹指一瞬间,什么事都没做好,时间就没了,但对南方各州郡来说,却是漫长的三年,他们在这三年中竭尽所能,想方设法恢复元气,扩军备战,时时刻刻提防着北疆军呼啸而下。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们终于找到了机会,他们向强大的敌人发起了反攻。

然而,正如李玮在麒麟殿军议上所说,自袁绍死后,天下再无雄主,刘表、曹操、刘备、孙权、周瑜之辈威望不足,谁都无法驾驭各路诸侯,败亡不过是迟早之事。

五月中,荡寇将军雷重起七万大军南下,于蒙乡(今蒙城)一战击败孙权、周瑜的江东大军,斩首八千级。孙权、周瑜急速撤过淮河,再不敢前进半步。

征南大将军钟繇指挥高顺、臧霸、魏续三路大军戍守徐兖边境,曹操不敢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