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1章.长河落日 第7节(第2/2页)

荀正连连点头,“我知道,我即刻去办。”

“记住,这封信,黄昏前一定要送到栎阳。”荀攸用力拍拍荀正,“荀家能不能起死回生,就看这封信能不能及时送到陈群大人手上了。”

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和御史大夫刘和先后赶到丞相府,而太傅杨彪却迟迟不见人影。

“派人去催催吧。”李弘笑道,“风雪太大,老大人行走不便,估计要迟一会儿。”

“不要等他了。”蔡邕挥手说道,“这头老狐狸,成精了,就算催他十遍,他也不会来。长公主还在栎阳等着我们的奏报,不能再耽搁了,还是先议吧。”

四位大臣把京兆尹余鹏的奏章传阅了一下,都没有说话。

“这事牵连到颖州荀家,所以……”蔡邕望着荀攸说道,“荀大人是不是应该主动回避?”

“没有必要吧。”李弘马上说道,“目前证据不足,凭现有的几个疑点无法证明他们意图谋刺天子,余鹏大人也只是怀疑,而刘大人……”“李弘转头望着坐在身边的刘和,不满地说道,”你匆忙上奏天子,未免有些处置不当吧?“

刘和淡淡一笑,凑近李弘的耳边,低声说道:“陈好和郗虑两位大人拍着胸脯保证,你让我怎么办?强行压着不奏?我这颗脑袋还要不要?”

李弘冷哼了一声,刚想嘲讽他几句,荀攸说话了,“我应该回避,我马上禀奏天子。至于太尉府的事,我举荐左车骑将军鲜于辅大人代领。”

蔡邕脸色一寒,神情颇有几分不悦。

“此事牵扯到徐州曹操,兖州方向也许马上就有战事发生,所以我觉得让鲜于辅大人代领太尉事最为合适。”荀攸接着解释了一句。

蔡邕不好说什么,目光转向李弘。

“鲜于辅大人要主掌大司马府的日常事务,太忙了,不行。徐荣大人要负责重建未央宫,政务繁忙,也不行。”李弘稍稍想了一下说道,“我看让右卫将军、光禄勋张燕大人代领太尉事吧。你们看怎么样?”

大将军和荀攸两人非常默契,三言两语就把事情搞定了。蔡邕不好说什么,勉为其难地点头答应了,“那我们就一起上奏吧。”

“还有一件事。”李弘说道,“丁立、许混、杨懿、朱魭四位大人被羁押后,兖州刺史部刺史和弘农、济阴、甘陵三个郡国的太守、国相不能长时间空缺,以免引起州郡混乱。考虑到目前的特殊情况,我建议让张辽将军暂时兼领兖州刺史,让张郃、高览、徐晃三位将军暂时兼领三郡国的太守、国村,你们觉得是否合适?”

蔡邕、荀攸、刘和暗自吃惊,不约而同地望着李弘,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非常愤懑的情绪。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恐怕发动凌厉一击的李玮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局吧?暂领?什么叫暂领?北疆武人一旦进入州郡督领政事,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开始逐步控制朝政。随着收复的州郡越来越多,随着天下逐渐平定,这些武人入朝为卿的步伐将不可遏止。

“这……不太合适吧?”蔡邕眉头深皱,缓缓摇了摇头,“他们常年征战,并不熟悉政务,如果……”

“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李弘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蔡邕,“朝堂上可以乱一乱,但州郡绝对不能乱。让几位将军临时督领州郡,正是为了确保地方上的稳定,这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李弘的话让三人震骇不已。“朝堂上可以乱一乱”,这意思明白不过了。

荀攸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上赞同。刘和没有说话,他现在怀疑这件事的幕后操纵者可能是李弘,而李玮有可能上了李弘的当。

蔡邕凝神沉思,迟迟没有发表意见。

州郡大吏的任命是丞相的职权所在,没有丞相的举荐,李弘这话等于没说。而李弘现在提出来,却没有运用自己的特权,直接上奏长公主,显然是不想和中书监发生冲突。也就是说,自从去年北疆武人和士人分裂后,李弘对李玮已不再信任,而李玮也有意阻止北疆武人干涉朝政。昨天发生的事可能已经激怒了李弘。把荀彧、辛评这些人一锅端了,对稳定朝堂,对招抚叛逆,对朝廷的平叛策略都是一个严重打击,北疆武人将要花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在战场上,而李玮则能有效重创朝堂上的对手,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势。

李玮锋芒毕露。李弘也罢,朝堂上的其他势力也罢,都被他逼得手忙脚乱,穷于招架。现在京兆尹已经抓到了人,御史台也把此案定性为谋大逆,而天子和长公主也知道了,这个案子铁板钉钉,无论如何都要死人了。为了控制局势,为了把危害降到最低,为了挡住李玮的“进攻”,只有借助李弘这张盾牌了。否则到了明年,朝堂上至少有一半都是陌生面孔。那些该死的,不该死的,都到天上去了。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蔡邕挥手说道,“我们联名上奏,让他们即刻上任,务必稳住州郡。”

光禄大夫钟繇听完荀正的话,二话不说,急速驱车赶到大鸿胪府拜会袁耀。

袁耀思索良久,驱车赶往太傅府。杨彪是他的姑父,要想帮助颖、汝士人摆脱目前的困境,必须求助杨彪,和关、洛士人联手。

钟繇接着驱车赶往太常府拜会许劭。颖、汝士人本来就是利益相连的一体,此事若想取得转机,首先就要把和李弘关系密切的许阀、袁阀牢牢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