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51节(第3/4页)

“因此,我们不要怨恨丞相大人,也不要仇视朝中反对增兵的大臣们。国事关系到社稷的命运,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的生死,容不得任何私情。这一点请诸位大人务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增兵,可以让北疆人更牢固地控制朝政,可以让中兴策略一直符合大汉的利益,符合北疆人的利益,可以随之解决定都长安的事。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只有另辟徯径。”

“在治国策略上不能说服对方,那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利益上满足对方,以便达到同样的目的。我们双方的利益之争其实就是权势之争。但在目前情况下谁都无法在权势上获得更大的好处,所以干脆我们主动放弃一部分权力,让皇权更加强大,从而把对方逼到绝境。要么彻底丧失权势,要么和我们联手共同对抗皇权,他们当然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这样一来,增兵问题解决了,定都长安的问题也解决了,而他们还无法怨恨我们。因为我们要增兵打洛阳,是他们不同意,是他们逼得我们不得不放弃权力的。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处在同样一个危险的处境里。但我们手里掌握着军队,天子和长公主还需要我们征伐天下,而他们和皇权针锋相对,下场可想而知。当年汉武皇帝如何对待外朝的,相信他们一清二楚。为了夺回相权,为了夺回失去的权势,为了制衡皇权以求得中兴大业的成功,他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联合我们,利用我们手中的兵权,再次和皇权一争高下。”

“现在你们明白了吗?”李弘走到案几后面,转身面对帐内三十多位北疆文武大吏,笑着说道,“朝堂上,马上就是殿下说了算,殿下是朝堂上所有大臣们的共同对手,朝堂上的所有大臣们马上就是朋友了。现在,你们心里的愤怒是不是烟消云散了?”

帐内大部分将领都望着李弘,一个个神色严峻,显然还在思考着李弘刚才那番话。

“我把你们请到行辕来,一是为了把中兴策略说清楚,请你们支持殿下定都长安。二是关中大战一旦结束,晋阳就要发生很多大事,你们必须马上赶回去,在大汉中兴最关键的时刻,拱卫大汉,护卫天子和长公主,为北疆人谋取最大利益。”

“大将军呢?你不回去吗?”田畴突然问道。

“我不回去了。”李弘看了众将一眼,郑重地说道,“韩遂的死,给了我很大震撼。这几天,我想了很多,袁术的死导致九江崩裂,孙策的死导致江东岌岌可危,而韩遂的死可能让西疆大乱,直接影响中兴大业。我如果突然死了,河北会发生什么?中兴大业还会稳步推进吗?”

诸将目瞪口呆,无不震骇。

“子民,你胡说什么?”鲜于辅冷着脸,不高兴地责斥道,“这种场合下,你怎能说这种话?”

李弘笑笑,继续说道:“我死了,你们要坚决尊奉天子,要忠诚于长公主,要勇敢地挑起振兴社稷的重任。从现在开始,你们要渐渐习惯没有我的日子,你们要独当一面,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要好好地活下去。我坚信,没有我,你们也一样能中兴大汉。”

“大将军……”诸将齐齐跪倒。

****

关中大捷的消息让正在定陶城内互不相让的谈判双方震惊不已。

曹仁、毛玠和孙贲、张纯、朱治都以最快的速度回报,请求曹操和孙权立即给出答复,以便及时做出策略调整。

同时间,李弘分别给洛阳的袁绍和许昌的刘备各写了一封信,邀请他们派人到定陶议和。李弘给出了一个最低议和条件,只要他们尊奉晋阳的天子和朝廷,其它的事都好商量。

七月下,洛阳。

袁绍接到了李弘的书信,当即气倒。

从麴义、杨凤率军攻击华阴、潼关开始,袁绍就预感到关中大战可能不仅仅是失败,而是大败,但他还存着一线希望,他希望韩遂、高干能退守长安,还有兵力和北疆军抗衡。关中大战关系到洛阳的生存,关中大战若败,洛阳旦夕不保,袁绍感到死亡的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

然而,他没有关中大战的任何消息。

七月上,孙亲、杨华率军攻击风陵渡,高柔、朱灵腹背受敌,弃守潼关,退到了桃林要塞。但三天后,桃林要塞丢失,高柔和朱灵逃到了弘农城会合段煨。

麴义、杨凤乘胜追击。孙亲、杨华的大军顺水而下,直杀陕城,意图切断段煨的退路。段煨大惊,弃守弘农,率军死守陕城。

这时南阳方面送来急报,武关被北疆军占领,徐璆把主要兵力放在了丹水一线,以防北疆军乘势南下。而本来准备支援颖川的军队一部分则回到了丹水,只剩下两千人守在鲁阳。徐璆为此向荆州紧急求援。刘表已答应让文聘、刘虎率五千兵急速赶到鲁阳相助。

七月中,麴义率军攻击陕城,双方在陕城连番激战。

关西的紧张局势让袁绍坐卧不安。洛阳的援军全部赶到了新安和函谷关一线,根本无暇分兵南下支援颖川。

就在袁绍心力交瘁之际,李弘的书信到了。至此,他才知道了关中大战的大概经过,韩遂死了,西凉军折损过半投降了,而高干和辛毗的四万大军全军覆没。

袁绍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他经受不住这样沉重的打击,再次病倒。

袁微、袁忠、逢纪、审配、荀谌等人坐在袁绍病榻旁边,轮流看完了李弘的书信。

“很明显,北疆军打不动了,段煨将军今年守住新安、函谷关一线应该没问题。”逢纪悲痛之余,眼里露出一丝侥幸之色,“我看还是立即抽调兵力支援颖川,先把鲁阳守住,确保洛阳和荆豫两地的联系。”

“当务之急不是支援颖川,而是即刻制定防御之策。”袁绍嘶哑着声音,有气无力地说道,“明年,北疆军肯定要打洛阳,我们只要守住洛阳,让北疆军打上一年半载,拖垮河北,我们就能反败为胜。否则,洛阳就完了,而社稷也将倾覆了。”

“大人有何对策?”

“要想守住洛阳,必须开辟牵制战场。”袁绍闭上眼睛,慢吞吞地说道,“如果关中和兖州都陷入战火,北疆军就要同时在三个战场开战,如此洛阳则安然无恙。”

“西凉人已经乱了,他们现在的对手是羌人,估计暂时没力量反攻关中。益州的刘璋正受到张鲁、赵韪的南北夹击,日子艰难,能帮助我们的也只有张鲁,但张鲁实力有限,对关中无法造成致命的威胁。”审配轻轻叹了口气,“曹操和孙权目前正在李弘的斡旋下握手言和,以曹操目前的处境,自保尚且不足,哪敢攻打兖州?孙权、周瑜在河北的支持下,反攻刘表。刘表退到江夏,但鲁肃、吕蒙、孙辅等人带着大军随后杀进,刘表想不打都不行了。如今荆州军主力被拖在江夏,欲罢不能,苦不堪言,无力北上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