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28节(第2/2页)

“朝廷仔细核算过,到目前为止,朝廷的财赋最多可以支撑大军打三个月的仗,也就是说,到九月底,等不到十月秋收的时候,朝廷就没有粮食给我们了。因此,关中大战的时间只有三个月,三个月内我们必须占据关中,把韩遂赶回西凉,把袁绍打回关西。”

“这个时间显然太短了。”徐荣看看帐内诸将,举手拍了拍地图,慢慢说道:“因此,我们要想在三个月内全取关中,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一战决胜负,不给韩遂和袁绍任何还手的机会,一战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掉。”

“现在,我们不但要逼着敌人尽快和我们决战,还要逼着他们主动渡河攻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要示弱,要让韩遂和袁绍对我们的兵力做出错误的判断,坚定他们的决心。其次,我们要在中原战场的配合下,不断向韩遂施压,逼着他尽快让出关中,迫使韩遂主动出击。”

“大人,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逼迫韩遂匆忙出击?”皇甫郦问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没有让韩遂立即交出关中的理由。”

“理由已经有了。”徐荣走回席上坐下,慢条斯理地说道,“朝廷打算在今年冬天以前,从河东、太原两郡向关中迁移三十万人口。”

众人均感意外。

“大人,朝廷真的已经决定了?”崔林惊讶地问道。

“崔大人很快就能接到圣旨。”徐荣说道,“朝廷急于迁移人口到关中的原因很多。河东和太原两地的人口膨胀越来越严重,人口迁移得越早,对缓解两地的危机越有利。其次,关中荒芜已久,如果能把人口尽快迁移到三辅,对恢复关中极为有利。关中恢复得越快,朝廷的财赋收入就越多,这既能支援西疆,缓解西疆的危机,也有利于大军攻击洛阳,迅速稳定京畿。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徐荣停顿了一下,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说道:“长公主有意定都长安,所以,长公主希望我们尽快打下关中,尽快迁移人口,尽快完成定都的准备。”

诸将惊愣不已。除了对此事早有耳闻的崔林外,孙亲、张郃、皇甫郦等人都是第一次听说。

大帐内一片哗然,议论声此起彼伏。

徐荣把朝堂上的激烈争论略微解释了一下,“目前,这只是长公主的一个建议,是否成为最后的决策谁都不知道。但如果长公主的这个策议得到了大臣们的拥护,大汉将定都长安,那我们的责任就重大了。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关中,拿下长安,否则,我们无法向天子、向长公主和朝廷交待。”

按着,徐荣做了一番兵力部署。

孙亲率军留守河东,驻防于大阳城、河北城和风陵渡一线,防止关西的袁军攻击河东。虽然孙亲不太愿意,但相比刚刚赶到河东的冀州军、幽州军,他们更熟悉在河东作战,留守河东的重任只能交他们。为了保证孙亲的军队能够灵活调动,保持对关西的威胁,徐荣还特意从水师调拨了五百艘战船给孙亲。

鲜于银、张郃、高览三人立即率军渡河,昼伏夜行,悄悄赶到郑白渠一线会合杨凤的主力大军。

徐荣带着陈卫、皇甫郦和亲卫骑马不停蹄,连夜渡河赶往关中会晤韩遂。

六月下,关中,新丰城。

韩遂忧心如焚。

杨凤告诉韩遂,北疆军将有十五万大军进入关中,这让韩遂寝食不安。最近一段时间斥候的回禀证实郑白渠一带的北疆军大营不断扩大,营帐越来越多,可见北疆军后续大军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关中。如果让十五万北疆军全部进入关中,这仗就没法打了。

韩遂紧急约见高干,催促他尽快把军队部署到预定的攻击位置上。要想击败北疆军,必须抢在北疆大军没有完成集结之前,否则这一仗必输无疑。高干显然也感觉到了北疆军咄咄逼人的气势,他急书袁绍,请他即刻下令征调军队进入关中。

这时皇甫郦有书信送到,说徐荣要见他。

韩遂不想和徐荣会面。双方即将翻脸决战,再见面有什么意义?河北根本没有把西疆当回事,即使见面了,也不过是威慑恐吓而已。河北不会对自己做出任何承诺,更不会委曲求全,只有在战场上一决高下。

****

六月下,兖州,定陶。

祭锋的迎亲大礼非常隆重,整个定陶城都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

曹彰激动不已,他在定陶城看到了很多自小就崇拜仰慕的大人物。曹仁带着他一一拜见了郑玄、襄楷、许劭、杨奇等声名显赫的大儒,带着他认识了鲜于辅、张燕、吕布、玉石、颜良、赵云等赫赫有名的武将。告然,最让他兴奋的还是见到了名震天下的大将军李弘。

李弘今天也是喜笑颜开。由于于毒指挥北军成功攻克了管城,大军迅速夺取颖川的胜算大大增加。李弘现在就期盼着文丑攻克许昌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