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18节(第3/5页)

李弘、麴义、傅干等人脸显喜色。朝中一帮老大臣陆续病逝和致仕后,象杨奇这样出身显赫而又德高望重的老臣已经不多了。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恐怕就是荀攸也不好太过执着了。

果然,荀攸让步了。他考虑了很长时间后,对麴义、杨奇说道:“我们就此事联名上奏吧。大将军做出决策,我们给长公主和朝廷做出分析和解释。不管江东的事最后出现什么结果,我们都要让长公主和朝廷能够认同大将军的决策,支持大将军的决策。这样在制定和实施具体方案的时候才会群策群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埋下失败的隐患。”

麴义和杨奇连连点头。

“老大人和荀大人是不是给丞相蔡大人、御史大夫刘大人、还有钟繇等几位九聊大人也各自写一封信?”李弘笑着说道,“太尉大人、光禄勋张大人、卫尉吕大人、尚书令李大人那里我亲自写信。你们看如何?”

“大将军想得很周全啊。”杨奇捋须笑道,“你是不是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事关社稷命运,我不敢出错,你们也不敢出错,大家还是谨慎又谨慎为好。”

****

大汉国建兴四年(公元200年)五月。

五月初,晋阳。

大将军书奏长公主。

大将军仅凭孙贲一人之言就妄加猜测孙策死了,江东可能大乱,继而就此决策先打关中,这个说服力显然不够。所以他在书信中又不厌其烦地说了更多的理由。

平定天下,对朝廷来说,最大的隐患是北疆和西疆的胡族诸部。这些胡人一旦叛乱,朝廷就要花费巨大精力去平定,这显然会大大阻碍大汉的中兴步伐。这次朝廷主动招抚柯比熊的目的,正是出于稳定北疆的考虑。

西疆的问题朝廷现在必须摆到日程上来,因为西疆的羌人在休养生息十几年之后,元气恢复了,他们的新一代长大了,对大汉疆域再一次虎视眈眈了。

韩遂迫不及待的拿下关中,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已经无法抵御越来越强大的羌人了。过去对抗羌人的是整个大汉,现在他一个贫瘠的凉州郡,数万军队,如何戍守数千里的广袤疆域?河西郡县的丢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韩遂拿下关中后,他接着想干什么?把西凉人迁到关中,在西凉坚壁清野,和羌人继续战斗。他是西凉人,他不会象崔烈老大人一样,实在顶不住了就放弃西凉。他绝不会放弃,所以他要富庶的八百里秦川作为他戍守西疆的坚实后盾。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韩遂至死不会放弃关中。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都不是西凉人,我们都会象崔烈老大人一样,在无力顾及西凉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放弃西凉。韩遂和西凉人不信任我们,他和他的手下们会死死抓住关中。此时的关中是拯救西凉,保护西凉的救命稻草,换了你我,也一样不会放弃。

现在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韩遂愿意和我们议和,把关中还给朝廷,朝廷会给他什么?会给西凉什么?

我们什么都不会给他,我们现在自顾不暇,我们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能力满足韩遂的要求。他要求什么?他只不过要求一个稳定安宁的西凉而已,要求我们给西凉人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园而已,但我们做得到吗?

我们做不到,却逼着韩遂让出关中,交出西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换了是你,你愿意吗?如果我是韩遂,我绝不愿意,我会把抢夺关中的敌人全部赶出去。

韩遂为了西凉,他需要关中。我们为了大汉,也需要关中。

怎么办?只有去殊死搏斗。这个时候,没有怜悯,没有友情,没有信义,只有你死我活的搏斗。

如果我们先不打关中,而是选择先打洛阳,等于给了韩遂稳定和巩固关中的时间。关中稳定了,韩遂随即就会从西凉迁移人口。西凉人离开了家园,羌人就会蜂拥而入。虽然韩遂可能会在西凉死战,但在目前的形势下,他更多的力量是保护关中和关中的西凉人,而不是去戍守疆土。此时,生存对于西凉人来说,是第一要务,只有生存解决了,西凉人才会集中力量去收复家园。

西疆是大汉的疆域,我们不能丢失,一寸也不能丢。现在谁能为大汉支撑西凉?谁能为大汉守住疆土?韩遂和西凉人。所以,我们不能给韩遂时间,不能让他迁移人口,我们要把他打回西凉,让他死死守住家园,让他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举起武器,奋勇鏖战。

西凉守住了,关中安全了,我们才能毫无顾忌地攻打洛阳。否则,就算我们打下了洛阳,也将面临来自关中和关西的攻击。洛阳战火不断,我们想在短时间内收复关中,平定天下,根本不可能。

殿下如果同意攻打关中,必须要考虑周全,西疆的问题到底怎么解决?

我们把韩遂打回西凉只是暂时的,韩遂对关中的威胁依旧存在。羌人会更加频繁的入侵西凉,大汉的西疆将在铁骑的蹂躏和血腥的杀戮中悲声哭泣。西疆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关中、洛阳时刻处在羌人的威胁下,我们怎么去平定天下?

只有把西疆、北疆的稳定解决了,彻底解决了,大汉才能真正走向统一,大汉才能真正走向中兴。否则,中原的胜利,洛阳的攻克,南下大军的所向披靡,不过是过眼烟云,辉煌的功勋不过是盛开的昙花,一夜凋零。

对西疆非常熟悉,并且有治理办法的大臣,朝中只有两位,盖勋和徐荣,还有一位硕儒,那就是王剪。

殿下应该就解决西疆稳定问题和三位大人仔细商讨,并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可以得到韩遂信任的办法。否则,朝廷的议和永远都是失败,不会有丝毫成功的希望。

大将军唯恐这个理由还是不能说服长公主,于是又把荆州刘表、江东孙策和江淮曹操三足鼎立,互相牵制的好处加油添醋地说了一通。

此时,不管江东愿不愿意受抚,朝廷都无所谓,现在朝廷就是不能让江东的孙权倒下。就算扶持的这个孙权将来是朝廷最大的最难对付的叛逆,现在也要扶持他,让他把曹操和刘表拖住。这样朝廷大军无论是打关中,还是打洛阳,都能争取到最有利的形势。

相反,江东的孙权覆灭了,周瑜也支撑不下去了,曹操、刘表、刘备、袁绍至此可以结成一个地域范围非常大的联盟,他们据有南方之利,长江之险,将来的讨伐大战将极为困难。

长公主和朝中重臣们仔细研读了大将军和荀攸等大臣的奏章,经过数日商讨后,遂决定攻打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