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16节(第2/4页)

江东时时刻刻惦记着荆州,三番两次出兵攻打。去年不但黄祖被杀,连江夏郡都差点丢了。刘表为了解决这个威胁,肯定会答应出兵,以牵制江东水师。目前江北没有水师,刘勋、刘偕等人虽然正在积极筹备组建,但形成力量需要时间,而目前攻打江东最大的威胁就是江北大军无力对抗江东水师。

但曹操和郭嘉、曹洪等人却认为目前正是攻打江东的最佳时机。

江东局势一直不稳,孙策和周瑜不和,各郡县的叛乱此起彼伏。过去孙策以强悍武力予以镇压,勉强维持,但现在孙策死了,所有矛盾交织在一起,稍有刺激就会全面爆发,江东势必瞬间崩溃。江北大军所要做的,就是给江东以巨大威胁,逼着江东危机迅速爆发,继而乘势而下,拿下江东四郡。

如今周瑜屯兵于皖城、居巢、采石矶一线,本人又亲自赶到秣陵,目的很明显,就是要乘机夺取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子嗣年幼,无法担当重任,其手下必定分裂,一部分军队肯定会投靠周瑜。孙氏兄弟在周瑜的逼迫下,岌岌可危,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铤而走险,攻击周瑜,江东就此大乱。

江东一乱,我们就可以攻击江东了。至于对江北大军威胁最大的江东水师,那时各为其主,打成一团,根本无力阻止我们南下。

两方各有各的道理。在曹操的坚持下,江北大军陈兵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攻击。袁耀接到曹操的书信,立即带着大军,再度杀向了皖城、居巢一线,准备和曹操联手杀进江东。

袁耀在曹操的帮助下,击杀孙策,夺取了庐江之后,对曹操的仇恨大为减轻。袁术和曹操结仇,理亏的一方主要还是袁术。当初他被袁绍逼出南阳之后,立马就去夺兖州,结果他打不过曹操,只好跑到了扬州。后来袁术乘着曹操攻打冀州的时候,又去打兖州,结果还是打输了。而打输的原因正是因为孙策和周瑜的背叛,所以袁耀更恨孙策。现在袁耀如愿以偿,大仇得报,目光随即投到了江东。曹操是什么人,袁耀很清楚,虽然曹操信守承诺把庐江让给了他,但曹操迟早要把庐江拿回去,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还是乘早打到江东找一块生存之地为好。

四月下,江东,秣陵。

袁耀的攻击,曹操的陈兵,让江东局势骤然紧张。

周瑜担心皖城、居巢一线给袁耀突破,几次要求亲自赶到采石矶指挥作战,但都被孙老夫人和孙权留下了。这个时候,周瑜成了支撑江东的柱石,一步也不能离开秣陵。

然而,更糟糕的消息从豫章郡送来。

刘表率军包围长沙郡治临湘城后,长沙太守张羡惊惶不安,突然病故了。张羡的死,导致叛军立时崩溃,刘表轻松平定了叛乱。正好这时孙策阵亡的消息从江东传出,刘表大喜,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指挥大军顺江而下,直杀柴桑。

恰好鲁肃奉命返回柴桑镇守,得知荆州军气势汹汹而来,他急忙命令水师将士以最快速度在江面上布下了数道拦江铁链,并急召彭泽、采石矶一带的水师回援豫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外忧尚无解决之策,内患又接连爆发。

会稽郡的余暨、上虞、余姚、句章、鄮县、鄞县等县爆发叛乱,声势惊人。豫章郡的鄱阳也发生叛乱,叛军首领彭虎聚集了一万多人攻占了郡阳城。

就在孙权、周瑜等人竭力拯救危局的时候,派往南阳朝廷的使者回来了。由于江东被团团包围,各方军队对江东严密监控,使者寸步难行。虽然他想尽办法赶到了庐江郡的安丰附近,但不幸的是,他和随从遭到了一伙山贼的袭击,书信和钱财全部丢失,随从也死了大半,不得已只好返回江东。

江东陷入崩溃的边缘。

周瑜镇定自若,连续下令。

命令鲁肃代领豫章郡军政大权,统一指挥豫章战场上的水陆大军,务必把荆州军挡在下雉、柴桑一带的江面上。同时分兵攻击鄱阳,尽可能招抚彭虎,实在不行,就把他赶到彭蠡湖(今鄱阳湖)里去。

命令程普率领援军,急速赶到采石矶,指挥庐江战场,务必把袁耀挡在皖城和居巢一线。采石矶和彭泽的水师已经急速回援豫章。袁耀一旦突破了皖城、居巢防线,长江天险遂告突破。程普深知责任重大,连夜飞驰而去。

命令孙辅统率江东水师,领蒋钦、周泰两支大军,屯兵于牛渚,和曹操大军对峙于历阳。

虞翻、魏腾、韩当、黄盖奉命率军急赴会稽,剿杀叛军。周瑜给他们的命令是,尽可能利用当地门阀富豪的力量,安抚叛军,能不杀就不杀,以求迅速稳定郡县。

孙权、周瑜、张昭紧急约见陈好。

陈好把他们臭骂一顿后,本打算返回河北。孙策死后,江东的平衡局面被彻底打破,扬州的平衡局面也被打破了,江东摇摇欲坠,危在旦夕。在陈好看来,江东没有希望了,孙权和周瑜不过是两个狂妄无知的小毛孩,根本不是曹操和刘表的对手。但孙老夫人把他留了下来。陈好一走,议和河北的可能也就没了,这对改善江东的危局显然非常不利。陈好碍于情面,勉强答应了。谁知风云变幻,江东局势转眼便陷入了崩溃的深渊,河北成了江东的救命稻草了。

孙老夫人这段时间天天把陈好请到内府,好酒好菜招待着,闲聊着家常,也不谈受抚的事,让陈好如坐针毡,心急如焚。他急着要回去。五月秋收后,大军就要展开攻击了,如果江东不愿受抚,朝廷的攻击之策随即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他可不敢耽误大事。

陈好匆匆赶到将军府,看到孙权、周瑜和张昭三人站在府门外迎接,他立即说道:“如果江东不愿受抚,我们就不要谈了,免得耽误时间。我急着要回去。”

“大人为何如此匆忙?”张昭有些不高兴了,这个陈好未免欺人太甚,张嘴就没句好听的话。

“因为河北马上就要攻打洛阳。”陈好冷笑一声,“大汉战乱十几年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朝廷即使平定了天下,也还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恢复,去重建。而中兴大业更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才能完成。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我没有时间陪着你们在这里胡扯八道。”

孙权脸显怒色。周瑜神色平静。张昭被陈好的气势所震撼,半天没有说话。

“受抚,还是拒抚?”陈好咄咄逼人。

“受抚。”周瑜伸手相请,“我们仔细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