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63节(第3/4页)

袁绍思前想后,知道自己这份信肯定无法阻挡刘表出兵,遂下令官渡战场、河内战场和封丘战场各部,准备第二天展开攻击。

****

八月二十八,济水河,封丘城。

高览看到叛军浩浩荡荡地杀来,大为兴奋,一边急告阳武的张燕,一边指挥军队迎战。但一个时辰后,他就觉得不对了,叛军好象把攻击的重心放在封丘、乌巢一线,而不是官渡,看看城下黑压压的大军就知道,叛军这次用于攻击的力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料。

“急告张燕大人,我要援军,要援军。”

当封丘城里的高览指挥军队浴血奋战的时候,高顺、管亥也在济水河边遭到了叛军猛烈地打击,防线一度出现危机。

徐璆、孙辅、鲁肃也接到了刘表的书信,但他们没有接到袁绍的命令,因此左右为难。

负责攻击封丘的蒯越看到徐璆三人按兵不动,大为恼火,怒气冲天地跑到徐璆的大营,把徐璆骂了个狗血喷头。你到底是袁绍的家奴,还是大汉的臣子?你读书念经几十年,什么叫忠诚,什么叫社稷你也不知道?难道你跪在天子面前发的誓都是假的?

徐璆给蒯越骂得哑口无言,老脸挂不住了,断然下令大军开向前线参战。但为了不得罪袁绍,他还是给袁绍写了一封急书以表明自己的两难处境。徐璆率军出动了,孙辅和鲁肃当然不敢缩着脑袋,于是也跟在徐璆后面,急速杀向封丘。

徐璆的大军刚刚投入战场,袁绍的命令就到了。徐璆大喜,一面派人把自己刚刚送出去的书信追回来,一面指挥大军展开攻城。

封丘城内的七千守军奋力迎战,但面对十倍于己的叛军,他们损失太大,城池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张郃、张辽率军杀到。他们奉命从阳武东渡阴沟水支援封丘、乌巢一线,途中接到高览、高顺的求援,随即丢下辎重,飞速驰援。

援军的及时赶到,大大缓解了危机。

****

官渡战场。

刘磐、文聘在刘表的指挥下,从曲遇聚、浚仪一线出击。吕布、樊篱指挥南军将士奋力还击。

同日下午,袁绍的大军从圃田泽到官渡一线出击。夏侯渊指挥七千人马从官渡到曲遇聚一线出击。

麴义指挥北疆各营死守鸿沟水北岸。

****

阳武城。

张燕接到从各战场传来的消息,兴奋的连声叫好。

“急告邯郸,叛军已经全线出击,决战已经开始了,请大将军即刻率领胡骑渡河南下。”

“急告颜良大人,立即赶到延津、酸枣一线指挥阻击,务必把刘备的大军挡在黄河岸边,掩护主力大军撤离。”

“急告张郃、高览、高顺诸将,封丘、乌巢一线战事暂由张郃大人指挥。”张燕顿了一下,转身对伏案疾书的司马懿继续说道,“告诉张郃大人,要死守封丘,把叛军挡在济水河西岸。”

“给他一个具体的时间。”贾诩补充道,“让他尽快调整兵力部署。”

“至少要坚守四天,也就是九月初二。在这之前,无论如何不能让叛军渡过济水河,否则大军主力将被包围在原武和阳武一带。你告诉他,就是把人拼光了,也要给我守住。”张燕用力一挥手,“谁敢后退一步,杀无赦。”

这时魏延匆匆走了进来,“大人,最新军情,清水口和延津渡方向的叛军还是没有动静。”

“刘备今天没有发动攻击,但明天一定会。”张燕笑道,“急告朝歌城的彭烈,立即出击,给我夺回清水口。”

“我们何时退出官渡战场?”贾诩仔细翻看了一下麴义和吕布送来的战报,“浚仪和曲遇聚方向的叛军都开始攻击了,但袁绍还是没有动。”

“袁绍真的很有耐心。”张燕连连摇头,“叛军的攻击策略很明确,他们就是要突破封丘,渡过济水河攻占延津,然后把我们围在原武和阳武一带展开围歼。这样一来,大战的主攻方向就移到了封丘,他只要把我们的主力牵制在官渡战场就行了。”

“所以他不攻也可以。”贾诩赞道,“这步棋的确不错。看样子袁绍胸有成竹,指挥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啊。”

“命令麴义、吕布连夜后撤,把袁绍的主力全部吸引到阳武城的南面,让他和攻击封丘的叛军形成包围正在合拢的假象,诱骗封丘的叛军发力狂攻,以激起他们的斗志,一定激起他们的斗志。”张燕挥舞着双手叫道,“叛军士气如虹,才能一往无前的奋勇追击。”

****

八月二十九。

官渡战场上的北疆军全线后撤。

夏侯渊、刘磐、文聘毫不犹豫,三路大军渡过鸿沟水,街尾追击。刘表坐镇浚仪,居中策应官渡和封丘两个战场。

袁绍再一次犹豫了。他没有接到封丘方面的任何消息,不知道北疆军的撤退是不是因为封丘战场上出现了重大变故。难道北疆军顶不住,封丘、乌巢防线已经被我们突破了?

过河探查消息的斥候匆匆回禀。对岸北疆军大营一片狼藉,北疆军撤退得非常匆忙,大量辎重被丢弃,甚至连营寨里的帐篷都没有拆除。

“我们在距离北疆军大营不远的一处树林里,发现了大量牲畜的内脏和头颅,在大营内也发现了大量的牲畜骨头。”

“杀牲畜?”袁绍心里一喜,急忙问道,“大营里的火灶你们可去看了?”

“看了,都是冰凉的,至少三天没有动火了。”

“北疆军当真断粮了?”袁绍自言自语道。

“大人,不要迟疑了,下令渡河追击吧。”逢纪急忙劝道,“夏侯渊、刘磐、文聘已经率军追了上去,一旦他们给北疆军反咬一口,我们救援不及,不但刘表要找大人麻烦,我们还有可能错过全歼北疆军的机会。”

“全歼北疆军?”袁绍嗤之以鼻,“你想都不要想。凭他们的实力,至少可以保证一半的军队成功撤到黄河北岸。”

袁绍想了一下,下令大军分成左中右三路,齐头并进,并要求各军之间保持距离,一定要形成有效的保护和支援。

下午,袁绍的主力大军在辛评、蒋奇、孟岱、韩珩、夏昭等人的统率下,渡过鸿沟水,向阳武城逼近。

延津渡。

刘备接到刘表的书信后,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甚至都没有和高干、高柔、朱灵三人说。以他现在的处境,当然还是遵从袁绍的命令好,贸然把刘表的命令拿出来,也许当场就被高干一刀砍了。另外,他很同意袁绍的拖延不战之策。如果能把北疆军逼回河北当然是最好的,这样自己可以保存一定的实力。自己实力犹存,袁绍想把自己赶出徐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等自己回到了徐州,利用徐州的优势迅速恢复实力,将来袁绍再想吞并徐州就难上加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