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59节(第4/4页)

“显奕(袁熙)就在南阳,正在征募新兵,我们把天子交给他,让他好好保护。”逢纪看看三人,“这样做,是不是更为妥当些?是不是更有利于天子的安全和当前的战局?”

袁绍连连点头,“元图这个主意不错。”他以询问的目光看向辛评和袁忠。两人一致同意,现在只要不把沮授抓起来,其它都是小事。

“让佐治(辛毗)去办这件事。”袁绍对逢纪说道,“朝廷那一摊子就交给沮授,随他去办吧。天子到南阳去了,景升兄总应该亲自上战场了吧?”

“他年纪大了,胆子小了,不敢上战场了。”逢纪调侃道。

“你以为你年纪轻啊?”袁绍闷闷不乐地叹道,“我们都快五十了,老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天下安宁的一天。”

辛毗奉命日夜兼程南下许昌,移驾于南阳。

袁绍亲自把他送出了府门,并一再嘱咐他务必小心谨慎不能出事。

辛毗刚刚离开,洛阳就有急报送来。袁谭急报,他从西凉得到了最新消息,庞德因为大漠发生了战事,率军急速离开了武威郡。庞德的离开,等于宣告调解失败,韩遂和马超随即再度开战。庞德离开西凉还引发了另一严重危机。武威郡因为缺少兵力,烧当羌等西羌诸种从河西呼啸而下,陈兵黄河,威胁金城郡。韩遂两面受敌,自顾不暇,对关中的威胁随之解除。

袁谭在书信中说,西凉威胁解除,我无后顾之忧,当尽其大军攻击河东,策应中原战场。

袁绍一直担忧韩遂对关中不利,得到这个消息后,心情顿时好了很多。

第二天,一个更好的消息送到了官渡。徐州简雍、陈登急报,本月初,青州臧霸被策反,已经撤出了琅琊国。臧霸上奏朝廷的请罪书和写给袁绍的书信也同时送到。

简雍、陈登在书信中说,他们已经和臧霸商量好,将在本月上集结两万大军攻击平原郡和冀州的甘陵国,以牵制北疆军兵力。

袁绍喜出望外。如果陈登和臧霸能攻克平原郡的高唐,大军渡河后就能直接杀进冀州的甘陵国,直捣北疆军的后方。此刻冀州兵力空虚,必然大乱,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原战场。如果李弘迫不得已,急调铁骑回援冀州,决战将对联军非常有利。

袁绍算了一下时间,陈登、臧霸的这支军队应该快到临淄了,如果不出意外,八月下,他们就能渡过黄河,杀进冀州。

“传令,以八百里快骑急书徐州简雍,让他只要得到陈登、臧霸杀进冀州的消息,就立即回报,不要有任何的耽搁。”

在这个关键时刻,东、西两翼战场先后传来好消息,让袁绍非常高兴。他急忙召集各部将领军议,商讨和部署决战之策。

****

八月中,河南,阳武城。

联军气势汹汹地打了十天后,停了下来。

张燕很着急,连续催请陈留的高顺及早撤走,尽快把陈留战场上的联军赶到官渡战场上来。

这时阎柔传来消息,说铁骑偷袭许昌成功,烧了许昌的粮草大营。张燕和贾诩等人都不以为意。联军屯积粮草的地方很多,烧了一个屯粮大营影响不到联军的士气,更影响不到战局的发展。张燕再度催请阎柔、高顺,立即撤出陈留,不要耽误时间了。

邯郸行辕这时也送来一个消息,臧霸假装背叛河北,已经取得了陈登的信任,现正在和陈登一起集结兵马攻打冀州,估计本月底能渡河北上进入冀州。等这个消息送到袁绍那里后,联军的攻击之策可能更加犀利,请张燕注意利用这个消息,在本月底的时候,适当把部分兵力回撤济水,以吸引联军尽快渡过鸿沟水决战。

张燕和贾诩、可马懿等人闻讯大笑。这里许攸佯装背叛联军,逃到了河北。那里臧霸佯装背叛河北,把徐州的军队吸引到了青州。两件事对河北都有利,看样子不但中原决战颇有胜算,就连徐州都有可能顺势一鼓而下。

“许攸最近情况怎么样?还是天天以酒浇愁?”

“他状况极差,如果没有酒,估计要疯了。”可马懿笑容渐敛,轻声叹道,“他为人孤傲自负,一声仗剑放歌,潇潇洒洒,何曾受过这种打击?”

“他说过什么没有?”张燕问道,“我们不问他,他也不问问我们?”

司马懿失望地摇摇头,“他整天醉得一塌糊涂,能说什么?”

“那就算了,随他去吧。到了关键时刻,他自然会说话。”张燕笑道,“他酒虽然唱醉了,但脑袋清醒得很。”

“他既然来了,肯定不会空手而归。”贾诩摊开案几上的地图,笑着说道,“不谈他了,我们来看看徐州。如果臧霸大人把陈登抓起来了,把徐州军缴械了,他有几分把握拿下徐州?”

“现在徐州还有多少军队?我们有确定消息吗?”张燕问道。

“当然有了。臧霸大人既然被他们说反了,他们总要拿出点诚意。”魏延拿起行辕的书信看了看,“陈登带五千广陵兵随臧霸大人北上。简雍带五千兵驻防彭城、郯城和开阳等地。另外,还有临时征募的几千新兵,正在彭城操练。”接着他抬头看看张燕,“我觉得,如果要打徐州,臧霸大人的军队和任城的陈宫、吴敦两位大人的军队可以一左一右,同时杀进。臧霸大人攻击琅琊、东海,陈宫大人攻击彭城、下邳,然后两军会合于广陵。”

“有这么容易就好了。”贾诩摇头笑道,“中原距离青州太远,我们把消息送给臧霸大人的时候,徐州军也许快要逃到徐州了。要想拿下徐州,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中原战场上全歼联军。”

众人正在闲聊的时候,有亲卫来报,袁耀和刘晔两位大人来见。

“袁耀?”张燕愣了一下,“他来干什么?要回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