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25节(第2/3页)

“再建第三道防线?”曹操吃惊地问道,“如果刘表的荆州军能迅速赶到陈留、襄邑一线,第二道防线应该能挡得住北疆军。”

“没有袁绍大军的相助,第二道防线北部的白马、封丘、陈留一线兵力非常薄弱,根本挡不住北疆军。这也是北疆军开辟河南战场的目的之一。”郭嘉不容置疑地说道,“荆州军千里跋涉而来,需要时间休整,无法立即投入战场。而我们大约二十万人大军全部集中在中原,短期内粮草辎重肯定供应不上。”

“继续后退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

曹操恼怒地挥挥手,狠狠地骂了一句。此刻他恨不得生吞活剥了李弘。

“刘表的荆州军赶到颖川后,可以就近进入河南,从中牟、管城方向攻击颜良。颜良前后受击,随时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他只能选择撤退。”郭嘉手指荥阳,“颜良退出河南后,我们立即沿着荥阳、管城、中牟、开封一线建立第三道防线。”

郭嘉皱眉思索了片刻,一拳砸中地图上的中牟城,“决战,极有可能在中牟一带。”

由于第二天清晨还要赶路,曹操当机立断,接受了郭嘉的建议。

他和刘备交换了一下意见,随即决定由刘备率军急赴成武、牵制北疆军的铁骑。刘备曾跟随刘虞一起北上讨伐过张纯、张举的叛军,和乌丸铁骑多次过战。前几年还曾和公孙瓒一起,对抗过北疆军铁骑,有丰富的应对铁骑的作战经验。

曹操自己统领大军绕道梁国,从成武的西侧直杀定陶。曹操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拾荀彧、李通,请两人在适当的时候放弃昌邑。

诸将随即领命出帐。曹操、刘备把程昱、郭嘉、孙乾留了下来,四人一起商讨给朝廷的书奏,把有关中原大战的分析和对策做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另外曹操还亲自给袁绍写了一封书信,解释了自己和刘备不能亲自赶到许昌会盟的原因。

“仲德,你和公佑(孙乾)明天一早上路,日夜兼程赶到许昌。”曹操把书信递给程昱和孙乾,郑重嘱咐道,“此仗关系到大汉社稷的存亡,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才能击败李弘,所以不论袁绍、刘表两位大人如何安排,你们都要代表我和刘大人鼎力支持,不要有任何阻碍。”

程昱和孙乾躬身领命,刘备坐在一边欲言又止。

“玄德,你想说什么?”曹操奇怪地问道,“你我兄弟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吗?”

刘备苦笑,低声说道:“袁绍奏请天子,赦免了袁术的手下,却没有赦免袁术,其用意不问可知。他想借此机会拉拢袁术和他的手下,把九江郡占为己有。我们打了这长时间,总算把袁术逼到了绝路,但最后却因为北疆军攻打中原不得不放弃了江淮。袁绍如此明目张胆地趁火打劫,未免太过分了。袁术不死,我徐州南部就不得安宁,中原大战更有可能因此而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故。这件事,难道孟德兄视而不见?”

曹操沉吟良久,转目望向程昱和郭嘉。

自己的确不想在这件事上得罪袁绍。北疆军打的是兖州,自己马上就要无家可归。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自己要想夺回兖州,全靠袁绍相助。给北疆军这么一打,自己灰心丧气到了极致,情绪低落了极点,甚至连打算低头顺从袁绍的念头都有了。回想自己这十年的风风雨雨,历经的无数生死苛刻,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当真是沮丧之致。自己屡屡在逆境中痛苦挣扎,当年的一腔热血早已冷却,换回的只有无尽的悲伤和失望。现实和梦想的距离太过遥远,自己的雄心早已沉沦,唯独留下的只有一丝求生的本能了。

程昱心领神会,非常谨慎的对刘备说道:“袁绍有袁绍的计策,我们有我们的对策。拱手把江淮送给袁绍,不要说大人不愿意,就是几万兖州军、徐州军将士也不愿意。”

“仲德有何对策?”

“我们因为中原大战,不得不撤军而回,但孙策和周瑜还在。袁绍在这个时候以天子的名义下旨赦免袁术的手下,正是防备孙策和周瑜继续用兵攻击袁术,占据江淮。袁绍不愿意看到孙策和周瑜占据江淮,我们也不愿意看到,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袁绍是一致的。”

程昱停了一下,看看刘备的脸色,继续说道:“正因为我们和袁绍有一致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支持袁绍的决定,先让孙策和周瑜撤回江东去。在我们和袁绍意见一致的情况下,孙策和周瑜迫于自己实力不济,暂时只好罢兵。”

“在江淮大战期间,袁术的手下分裂得很厉害。刘勋归顺了朝廷,投靠了丞相大人。纪灵和大人之间来往密切。李术和周瑜走得很亲密。袁胤、张炯和孙策的关系也非常暖昧。目前一直追随袁术的只有阎象、杨弘和刘馥这些人。”程昱挥挥手,脸显不屑之色,“当我们和孙策、周瑜撤兵江淮后,九江郡也就热闹了。袁术有前车之鉴,他一旦得到喘息的机会,第一件事就是铲除叛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九江郡乱起来,让袁术和他自己的手下狗咬狗。不管最后是袁术平定了叛逆,还是刘勋、李术诛杀了袁术,江淮一带都没有可以抗衡我们的力量了。待到中原大战尘埃落定,九江郡的归属估计也就水落石出了。”

刘备恍然大悟,冲着程昱连连点头,“仲德言之有理。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办法,何必再大动干戈。受教受教。”

第二天,大军刚刚起程,彭城简雍就派人送来了急书。

“关羽在莒城大败,全军折损过半,请求支援。”刘备看完书信后,骇然心惊,“北疆军竟然杀到了徐州。”

曹操难以置信地看着刘备,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玄德老弟,你看清楚没有?到底是北疆军还是黄巾军?”

刘备随手把书信递给了曹操,“宪和(简雍)在书信中说,北疆军的高顺和青州的臧霸会同黄巾军一起南下,目前已经兵逼阳都,威胁开阳。”

曹操匆匆扫了一眼,惊呼道:“云长遭受重创,身负重伤。”

“他的军队损失太大,现在要想挡住北疆军进攻徐州的步伐,必须即刻调兵回援。”刘备无奈地说道,“孟德兄,徐州北部郡县若失,损失的不仅仅是粮草辎重,还有中原啊。北疆军一旦推进到东海、彭城一线,不但对北疆军迅速稳定兖州郡县产生很大作用,还能北上支援中原战场。”

曹操仰天长叹,有一种暗无天日的感觉。高顺的北疆军,臧霸的青州军,再加上管亥的黄巾军,能够北上支援中原战场的兵力至少在五万人左右。如果让这五万人顺利挺进到中原战场,己方的兵力优势将急剧减少。现在不管是高顺支援中原战场,还是刘备分兵回援徐州,中原战场上的兵力对比都将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