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7章.风雷激荡 第19节(第3/4页)

北疆军之所以要选择信都城和我们决战,原因很简单,他们可以利用自已的铁骑,在六百里长的道路上不停地伏击我们的粮草辎重。他们妄图把我们拖垮,拖败。

不可否认,北疆军这个办法既能保存自己的实力,又能击败我们。他们只要在信都城坚守三个月或者四个月以上,我们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我们即使不败,最多也只能在冬天来临之前拿到半个冀州,或者,我们无功而返退到黄河以南。

北疆军在冀州作战,不但有充足的粮草,还有充足的时间,但我们没有,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迅速击败北疆军,占据信都城。

郭嘉把手指向了地图上的南皮城。

“大军越过绛水河后,和北疆军对峙于信都城下,这时,我们分兵攻击南皮。”

“此时驻防南皮城的大部分北疆军已经赶到信都城。南皮城的驻防兵力单薄,大军可以一战而下。”

“拿下南皮后,这支偏师立即北渡漳水河,直扑一百五十里外的河间国郡治乐成,杀进北疆军的后方。能不能拿下乐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切断北疆军的退路,打击北疆军的士气,犹乱北疆军的民心。”

“北疆军后路被断,士气低迷,民心混乱。任李弘有天纵之材,也无法力挽狂澜,这时他只有率军后撤。”

“北疆军一旦后撤,这支偏师立即沿漳水河、滹沱河设阵阻击,配合主力大军前后夹击。”

“此仗我们即使不能击溃北疆军,也能把北疆军打得狼狈不堪。”郭嘉修长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冀州中部用力划过,“如此半个冀州尽入囊中。”

大帐内的气氛高涨起来。

“剩下的事就好办了。”郭嘉的声音突然变得非常兴奋,“为了诱敌深入,李弘把一百多万撤到了冀州的中北部郡县,这些人看到北疆军丢掉了半个冀州,大败而回,其后果可想而知。恐惧、愤怒、失望、悲痛……冀州百姓马上就会大乱。冀州中北部郡县有几百万百姓,这场大乱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必定是冀州的彻底丢失。”

“北疆军只能狼狈后撤,而我们却可以轻松得到整个冀州。”郭嘉白皙的面孔渐渐变红,声音也更加高亢了,“大汉社稷指日可定。”

大帐内顿时沸腾了,欢呼声震耳欲聋。

****

七月下,邺城。

八百里快骑飞一般冲进了城门。

府衙内,张燕、赵云、吕布和魏郡太守丁立等人坐在幽静的花园内,正在一起纳凉闲聊,全然没有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

北军中候吴叶手拿竹简,匆匆走了进来,“大人,田畴大人急书。”

张燕看他满头大汗,急忙把手中的蒲扇递了过去,“天气太热,扇扇吧。”

赵云指指身边的石鼓,笑着说道:“先坐下,喘口气。”

“田大人有什么急事?”吕布待吴叶坐下,指着他手中的竹简问道,“那一万匹战马是不是到了邯郸?”

“战马已经到了邯郸,一万五千匹。”吴叶用力扇了几下蒲扇,“田大人说,从邯郸到乐成的八百里路上,有七个粮草大营给铁骑大军补充草料和食物。”

吕布点点头,“越骑营和虎贲营还没赶到邯郸大营?”

“今天晚上能到。”吴叶喝了一口凉水,抹了抹嘴上的水渍,“长水营和胡骑营已经到达邯郸。”

“你们两位谁先走?”张燕看看赵云和吕布,笑着问道。

“还是我先走吧。”赵云说道,“明天我和子风(姜舞)去邯郸,先带一万铁骑和越骑营、虎贲营离开。奉先兄明天到袁绍的大营前露露脸,然后到邯郸带着长水营和胡骑营随后跟进。”

“奉先兄,明天要是袁绍出战,你就可以过过瘾了。”姜舞在一旁笑道。

“袁绍正在平阳城避暑,指望他出战至少要等到秋天。”吕布嘲讽道,“看样子他是打定主意一箭不发了。明天我露不露脸其实无所谓。”接着他拱手对张燕说道,“我们都走了,飞燕兄要劳累了。”

“两万人守一座城池,太轻松了。”张燕摇手笑道,“诸位大人到了东面,场场都是血战,不好打啊。”

“四万五千铁骑杀进战场,有多少杀多少。”姜舞用力一挥手,豪气冲天,“飞燕兄,我们黄河岸边再见。”

八月初,北征大军在曹操的指挥下,以排山倒海之势杀向清河。

北疆军阻击了三天,然后撤过了绛水河。

八月上,绛水河,杨坊渡。

黄统坐在发烫的草地上,望着远处忙碌的战车营将士,嘴角掀起一丝嘲讽。白费力气,顶着这么个大太阳辛辛苦苦忙一天,结果还没射几块石头就要撤。撤退,撤退,一天到晚就是撤退。这打什么仗?我在北疆军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从来没打过这么窝囊的仗。这就象过去我在黄巾军一样。打一仗就跑,一跑就是几十里几百里,这哪里还有北疆军的威风?

几个士卒躺在盾牌底下,一边躲避火辣辣的阳光,一边骂骂咧咧。黄统不用听就知道他们在骂什么。从黄河岸边一直撤到绛水河,士卒们的怨气越来越大,心里也越来越不安。到底为什么要撤退?是打不过敌人还是自己的上官脑子坏了?难道这一仗真的要败?怨气和恐慌随着这个夏天越来越恐怖的炎热,逐渐弥漫了整个北疆军。

“大叔,我怀疑那个麴将军是叛贼?”棍子趴在草地上,把嘴凑到大黑的耳旁,小声说道,“他要背叛大将军。”

“不要胡说,说这话要杀头的。”大黑吓了一跳,急忙爬起来四下看看,然后狠狠的给了棍子一巴掌。“不许胡说。”

棍子委屈地咧咧嘴,不服气地嘟嚷道:“我们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撤?我们打不过敌人吗?我家不在这里,我家在东武阳,我即使战死,也要战死在东武阳。”

“你懂什么?”大黑懒洋详地躺下,闭上眼睛打了个哈欠,“这是打仗,不是打架。上官听你往哪打,你就往哪打,想许多干什么?”

“我当然要想了。”棍子指指自己的脑袋,“我脑袋要掉了,我难道还不能想想为什么要掉吗?”

大黑不理他,闭着眼睛睡觉。

“大叔,你说现在大将军在干什么?他知不知道我们已经撤到绛水河了?”棍子百无聊赖,忍不住又凑到大黑耳边说话。

“知道。”

“他肯定不知道。”棍子说道,“大将军百战百胜,他绝不会让我们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