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6章.成事在天 第29节(第2/4页)

帐中一时悄无声息。

李弘低头想了很长时间,忽然他指着余鹏问道:“你的意思是,权柄继续制衡?”

“对,权柄必须要制衡,这是维持朝堂正常运作的基础。今日晋阳危局,就是因为长公主的权势无人可以控制。其危害之大,大将军已经看到了。朝中势力任何一方独大,尤其是长公主的权势独大,对大将军,对北疆,对中兴大业肯定是一场灾难。”

“天子和长公主,北疆大吏和朝廷其它几方势力之间必须要制衡。只有这样,大将军的权势才能得到维持和保证。”

“尤其是北疆文武,他们只有受到制约和威胁,才会和大将军紧紧地站在一起。这个制约和威胁,既要来自于天子和长公主,也要来自朝中各方势力。北疆的内部稳固了,天子和长公主的势力就受到了制约和威胁,他们就无法独揽权柄。朝中其它势力因为同时受到了天子、长公主以及北疆势力的威胁,尤其此次遭受重击后,他们为了生存,只有抱成一团,力求权力制衡。只有权柄得到合理制衡,他们才有生存的机会。他们再也不敢主动挑起事端,打破这种平衡了。”

“另外,大将军,你不要忘记了,将来北疆的文武大吏都是功勋显赫之臣,这部分人如果没有制约和压力,在天子和长公主的刻意培养下,许多人会渐渐远离大将军,甚至会抗衡和代替大将军。”余鹏躬身说道,“北疆军里的派系太复杂,原北疆军大将一旦在朝堂上形成势力,大将军就很难直接控制北疆军的各部将领了。大将军,这个隐患对河北的危害,对中兴大业的危害,要远远大于朝堂上各派势力之间的权力纷争。”

“伯翰,按你这种推测,晋阳的危局,难道是长公主和赵岐、刘和、鲜于辅、李玮等人故意造成的?”燕无畏迟疑着问道,“长公主很年轻,在北疆待这么多年,她对大将军非常了解,她会这么处心积虑地算计大将军?鲜于辅、徐荣、李玮等人都是追随大将军多年的兄弟,他们会为了自己的权势,而置大将军的安危于不顾?”

“长公主是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但从这次天子把她嫁出去,她反应异常激烈来看,她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柄。至于晋阳危局的形成,我估计不是出于长公主的本意,而是被人利用了。”余鹏略加沉吟后说道,“鲜于辅等几位大臣当然不会置大将军的安危于不顾。他们正是想让大将军独揽权柄,才故意默许和纵容长公主任用麴义、杨凤主审此案。他们之所以要违法大将军的命令,可能是长公主和天子之间的争斗,让他们感觉到河北岌岌可危了,所以才行此下策。”

“我所说的几位大臣权势扩张可能对大将军不利的话,那是将来的事,这也是大将军把他们推上朝堂的必然后果。当然了,大将军这次如果能让朝廷重新恢复权柄制衡,几位大臣的这种权势扩张对大将军就有好处,北疆的权势就更大了,我们在朝堂上说话的份量也就更重了。”

“长公主被人利用?”燕无畏疑惑地问道,“伯翰,你能不能说明白点,谁利用她?”

“长公主权势增大,谁最得利?”余鹏微捻短须,反问道。

“大司空刘和。”燕无畏说道,“长公主主掌朝政,皇室宗亲就能独揽大权。”

“对,但不止是刘和一个人。”余鹏说道,“还有朝中那帮大臣。”

“大将军自己的权势已经很大,但北疆武人正在陆续进入朝堂。而且现在朝廷没有战事的时候北疆大将都在朝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将军也会逐渐融入朝堂,最后正如大将军所说,武人和士人同掌权柄。不过,这些武人都是北疆的武人。如果再加上北疆的士人,朝堂上就是大将军一个人的声音了。这是朝中大臣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们要利用晋阳谋反案的机会,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增强长公主的实力,从而让长公主形成一股足够抗衡大将军的势力。”

“现在大家都看到了,他们的目的达到了,长公主实力大增。”余鹏冷笑道,“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朝中的大臣们大概万万没想到,实力大增的长公主转手就去对付他们,把他们一扫二净,连带把大将军也推到了危险之地。”

“所以,大将军要立即起程,日夜不停地赶路,争取在这个月底之前赶回晋阳,把这帮自以为是的大臣救出来,让他们来制约北疆文武,制约权势倾天的长公主。”

李弘和余鹏、赵云多方商议后,决定急返晋阳,但大漠上的战事刚刚结束,胡族诸部还要花时间安抚,本月底还有一个诸部落王的议事。李弘决定留下夫人风雪,让风雪代替自己完成这些事。

风雪担心李弘的安全,拒绝留在大漠,“你说过,我和小雨不能干涉政事,我不能留在大漠,我要陪你回去。”

李弘把风雪抱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的金发,非常歉疚,“小雪,我不在大漠,你也不在大漠,柯比熊是不会来的。如今骞曼死了,步度更也死了,鲜卑人就柯比熊实力强大,如果不能把他劝抚,大漠还要再起兵戈。你无论如何要帮我这个忙,就这一次。”

“可我想孩子,我想她。”风雪流着眼泪,哀求道,“让我随你一起回去吧。”

“冬天过去了,我就派人来接你。”李弘小声安慰道,“孩子有小雨照顾着,不会有事的,你不要担心。”

“我不愿离开你,真的不愿离开你。”风雪搂着李弘的脖子,埋头哭道,“大漠上有庞德将军,有无畏大哥,为什么还要我留下?”

李弘紧紧搂着她,无言以对。

十一月中,李弘越过阴山,到达五原。

朝廷圣旨,天子病危,请大将军即刻返回晋阳。

李弘心急如焚,命令尚在翻越阴山的赵云、余鹏率军直接返回晋阳,途中不要在云中大营停留,以免晋阳有变。自己带着三十名黑豹义从沿着驰道狂奔。白天骑马,晚上乘车,日夜不停地赶路。

十一月下,大将军李弘回到晋阳。

太常荀攸、光禄勋鲜于辅、卫尉徐荣出城迎接。

车马高速行进在驰道上,如雷般的蹄声撕碎了黑夜的宁静。

疲惫不堪的李弘歪坐在车厢里,面如寒霜。鲜于辅和徐荣坐在他对面,沉默不语。

荀攸坐在李弘的身边,小声叙说着近期晋阳发生的事。

天子摔倒的地方是皇后所居的长秋宫。那石阶约有十步,天子摔下后,正好头部着力,当场昏迷不醒。太医令黄达等十几名太医虽然竭尽全力,但未能把天子救醒。后来大司徒赵岐派出八百里快骑,到邯郸延请襄楷和华陀两位大师。华陀大师认为天子脑部出血,必须要开颅止血,拿出血块,否则天子必死。自古至今还没听说过把脑袋打开医治的事。长公主不答应,差点把华陀大师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