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6章.成事在天 第14节(第3/3页)

李弘没有回答。

长公主一直没有参加三府合议。

自大将军返回冀州,勤王失败的消息传遍河北诸府后,勤王的声音便销声匿迹了。长公主在北疆前前后后待了六年,北疆的事情她非常清楚。天子的突然倒戈对河北大吏的伤害太大了,对她的伤害也同样严重。

河北的大灾让北疆军陷入了动弹不得的困境,勤王变得非常渺茫。这时候,长公主盼望关中局势能够稳定下来,盼望天子能够支撑到北疆发动第二次勤王大战。然而,事与愿违,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天子就逃到了潼关。

河北上下为是否解救天子争论起来。长公主理解这些河北大吏,也理解大将军的处境,所以她一直没有露面,她希望河北大吏能在激烈的争论中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几年来,大将军和这些大吏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她相信大将军和这些大吏们一定会救出天子,一定能中兴大汉。

她在耐心地等待,等待大将军的奏议。

大将军缓缓地走进了她的视野。大将军瘦了,面色漆黑,眼窝深陷,颧骨高耸。虽然他依旧高大魁梧,但从他沉重的脚步里可以听得出来,他已经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了。

长公主站起来迎了上去。

大将军躬身行礼。长公主脚步不停,一直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你几天没睡了?”

大将军勉强笑笑,身躯摇晃了一下。长公主一把扶住他的腰,心痛地说道:“你这样下去,会垮掉的。”

“陛下回来了,臣就可以好好睡觉了。”大将军悄悄前移一步,不易察觉地挣脱了长公主扶住后腰的手,但胳膊还是被长公主紧紧地挽着。

长公主心里一喜,脸色不禁红晕起来。她相信大将军,她相信大将军的承诺。这种信任从她第一次看到画像上的眼泪,从她第一次踏足北疆的时候,她就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大将军从来不会骗自己。

“殿下,臣需要你的帮助。”大将军站在大帐中间,忽然抬起右手,放在了长公主挽住自己胳膊的两只小手上,望着长公主激动的双眼,一字一句地恳求道,“臣需要殿下的信任和帮助。”

“我信任你,就象信任我自己。”长公主轻启朱唇,抬头看着大将军,非常坚定地说道,“无论何时何地。”

深夜,张温、马日磾等八位老臣,三府长史荀攸、李玮、朱穆,三府司马张范、谢明、田畴,镇北将军鲜于辅,右将军张燕,龙骧将军赵云被请到了大将军中军大帐。

长公主高居首席。

李弘请众人坐下后,站在长公主身边,大声说道:“我已奏请殿下,命令征西将军徐荣、左将军麴义立刻率军勤王。待天子平安到达河东后,北疆军全部撤出关西。”

张温神情悲苦,喟然长叹。李玮双眼紧闭,沮丧摇头。荀攸脸显喜色,捻须微笑。

“没有时间了,我必须要做出选择。”李弘默默看了众人一眼,嘶哑着声音说道,“虽然我做出了对河北最为不利的一种选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完全可以把这种大不利变为大有利。”

“殿下信任我们,我们也同样信任殿下。今天当着殿下的面,我们商量天子到河北以后的事。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把你们认为对河北不利的事统统解决掉,把不利的事全部转化为有利的事。”

大帐中一片沉寂。

“长安朝廷中的大臣怎么办?”田畴问道。

“天子蒙难,叛逆肆虐,皆为臣子之罪过,统统罢免。”长公主用力一挥手,“新朝廷的公卿大臣,就是在座诸卿。”

“大将军在朝廷中身居何职?”李玮急忙问道。

“大司马、大将军,参隶尚书事,主掌国事。”长公主接着又指指张温、李玮、鲜于辅等大臣说道,“诸位大人皆为公卿,与大将军同掌国事。”

“河北军政由谁主掌?”谢明问道。

“大将军。”长公主说道,“天下未定之前,大将军依旧主掌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

“天子何时主政?”荀攸问道。

“二十岁。”长公主肯定地说道,“陛下若不依,或者在这期间做出祸乱纲纪的事,我力主废黜天子,重建皇统。如有违此誓,则天诛地灭。”

众臣无不惊骇。这时,他们霍然发现大将军站到了长公主的身后。

“如果袁绍重建皇统,我们如何应对?”张温担忧地问道。

“刘表、刘备都是宗室大臣,不会轻易答应袁绍。袁术和袁绍仇怨甚深,我们可以利用。田楷是北疆人,和我们中间的许多人是朋友,我们可以说服他。西凉的韩遂已经和我们结盟,袁绍想坐稳关中,恐怕很难。我们所要对付的,无非就是袁绍和曹操而已。”李弘自信地笑道,“只要河北稳定,两三年之内,当可扫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