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5章.势如破竹 第19节(第2/4页)

“此时正需要武人督领军政,打破士人独揽政事的旧例。”李弘笑道,“将来,你还要入朝为卿,还要处理国事。士人能做的事,我们一样能做。你以为我们用武力平定天下后,这些士人就能中兴大汉?绝对不可能。”

“你看看董卓,就知道我们的将来是什么。这些士人一旦独揽权柄,首先要做的不是实施新政中兴社稷,而是要剥夺我们的兵权,把我们赶出朝堂,甚至想尽办法把我们杀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很简单,他们认为我们对社稷有潜在威胁。说得更明白一点,他们认为我们抢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权柄,对他们的生存和权势形成了威胁,所以他们要杀了我们。我们要想平平安安地活下去,要想竭力保持社稷的稳定,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和士人平分权柄,在朝堂上和士人保持权力的制衡。”

张燕吃惊地望着李弘。

“你再想想董卓?冉想想现在的长安朝廷?”李弘指着张燕说道,“如果你们将来不进朝堂,就我一个人在朝堂上执掌权柄,其结果必定和董卓一模一样。我死了,你们的下场和李傕、郭汜又是何其的相似。”

“这一年多来,我想了很多很多,从董卓的败亡中,从长安频繁的兵变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董卓一个武人在朝堂上独揽权柄,最后他失败了。李傕、郭汜、樊稠三个武人和一帮士人在朝堂上共掌权柄,最后也失败了。那么我们勤王成功后,又该怎么办?”

张燕连连点头,接着他担心地说道:“大将军,天子一旦主政,很多事就由不得我们了。李傕、郭汜的失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的实力太弱了,朝堂上除了他们几个寥寥可数的武人,其余的都是士人,士人们可以非常容易地联起手来共同对付他们。”

“我们现在虽然有一批忠实的北疆官吏,但相比大汉的士人来说,我们的力量还是太弱了。大将军在河北督领军政这么长时间了,难道就没有感觉到士人的强大?他们不但可以影响和制约新政的制定和实施,还可以慢慢影响我们的军队。”

“你不愿意代领河北军政,是不是觉得自己有心无力,无法改变这种现状?”李弘笑着问道。

张燕笑笑,无奈地说道:“大将军,这一年我在晋阳的日子,其实非常难过。我虽然花了很大的力气推行新政,但我精力用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协调和缓和各级官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这些士人太难对付了。”

“但我们要想生存,要想中兴社稷,就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李弘挥手说道,“你也罢,羽行兄(鲜于辅)也罢,子烈兄(徐荣)也罢,将来都会面临这个棘手的难题,我们一定会找到解决之策。”

“大将军难道有了对策?”张燕问道。

“我想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想到好办法。”李弘皱着眉头说道,“新政中对选拔制度有很大的修改,在举孝廉之上又增加了乡评。但你要知道,普通百姓连吃饭都解决不了,哪有钱财供孩子上学堂?即使有人家的孩子上得起学堂,但大汉律规定,农、工、商阶层的人严禁入仕,学了也是白学。所以,现在举孝廉也好,乡评也好,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是门阀富豪的子弟或者是他们的宗亲门生。虽然偶尔有部分贫寒士子入选,但我仔细看了一下,大多都是家道中落的士籍人家或者是门阀富豪的贫穷亲戚。因此,乡评的作用实在有限。如今门阀世族的子弟门生遍布天下,天下的各级府衙都被当地大大小小的士人家族控制着,要想靠乡评挑选出来的那么屈指可数的一小批寒门士子改变门阀世族控制府衙的局面,根本不可能。”

“既然选拔制度难以改变门阀世族控制府衙的局面,那么,只有一个办法……”李弘压低嗓门,小声说道,“利用门阀富豪们之间的矛盾,大力削弱他们的实力。同时大力提拔北疆军中的将领出任郡县长官,主掌地方军政。这样士人和武人的权势此消彼长,武人必能迅速进入朝堂和各级府衙,从而有效遏制门阀富豪对大汉权柄的控制。”

“武人主政?”张燕暗自惊骇。

“对,武人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郡县,我们就不能在朝堂上立足,我们推行的制度就得不到执行。新政如果得不到坚决执行,我们就没有办法稳定和发展社稷,继而我们也就无法得到部分士人的支持和帮助,无法让大汉长治久安,威临天下。”

“那将来呢?将来天子主政,新政成功实施,国富民强了,武人怎么办?”

“武人历经十年、二十年的变迁之后,自己也好,后代也好,都已逐渐士人化了。”李弘笑道,“你看看皇甫嵩和朱俊大人,就知道武人的将来了。现在皇甫嵩大人和他的儿子皇甫鸿、皇甫鹏,朱俊大人和他的儿子朱穆、朱魭,都是大汉的中流砥柱。十年、二十年后,武人和武人的后代会遍布天下。大汉军功阶层的重新崛起,将把社稷推进中兴的鼎盛之期。十年、二十年后,士人再也不可能有独揽权柄的机会了。”

“那五十年之后,一百年之后呢?”张燕接着问道,“大将军有没有办法彻底遏制门阀富豪对权柄的贪婪和掠夺?”

“一代人管一代人。”李弘笑道,“你想许多有什么用?你想想高祖皇帝、孝文皇帝、孝景皇帝时代,那时武人和士人共掌权柄,社稷稳定,国家富强,但孝武皇帝之后呢?军工阶层逐渐没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武人逐渐士人化了,比如前司徒王允大人,他的祖先不就是光武皇帝的手下大将王霸吗?”

张燕脸色一黯。

“飞燕,你心中的太平世界可能会出现,但不可能是永恒的。太平世界就象一颗大树,如果精心维护,它有可能存活百年、千年甚至万年,但它不可能与天地齐寿。我们这一代人把大汉中兴了,也许下一代人就会把大汉重新推进倾覆的深渊。”李弘低声轻叹道,“所以,你不要想许多了,还是竭尽全力,先把大汉从倾覆的深渊里拉出来吧。”

张燕沉默良久。

“大将军可有什么交待?”

“继续削弱河北门阀富豪的势力。”李弘说道,“我们占据冀州的时候,曾利用经学学术上的分歧和清理土地的机会打击了一批士人。上次你督领河北军政的时候,又利用叛乱和肃贪打击了一批士人。这次,我去关中勤王,你趁机利用在河北三州推行‘计口授田’的机会,大量撤换郡县长官,尽可能多的安置北疆军中的各级将领到郡县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