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22节(第2/3页)

李弘召集徐荣、麴义、李玮三人议事。

留守晋阳的鲜于辅和张燕态度明确,他们为了并州的将来着想,不愿意让北疆诸军陷入洛阳的纷争。在他们看来,大军虎踞北疆,稳定并州,乃是上上之策。

徐荣和麴义两人都同意鲜于辅张燕的意见。徐荣说,目前大军疲劳,政局不稳,我们没有北上攻击的条件,也没有南下洛阳的必要。即使朝廷要我们北上攻击鲜卑国,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拖延到明年或者更远的时候。麴义说,如果洛阳各方权势能够迅速争出个结果,那么无论哪一方胜出,大军都可以在今年北上攻击鲜卑,所以,他认为还是坐拥大军静观其变为好。

李玮的态度却很明确,他认为从目前局势来看,洛阳无论如何都要乱,既然要乱,为什么不趁机南下铲除奸佞,稳定洛阳,然后再率军北上攻击鲜卑?李玮坚决反对在洛阳危机四伏的时候出兵北上,他认为这是自取死路。

除了李玮,众人都从大汉国和北疆的稳定考虑,谁都不愿意掺和洛阳这趟混水,何况先帝遗诏也没有具体交待征北大军在收复边郡后应该何去何从,所以,大家都很坚决地要求屯兵北疆。

李弘没说什么。北疆大战结束后,洛阳各方权势将如何应对来自北疆的巨大威胁他还不知道,从目前洛阳的反应来看,显然是很惧怕他南下,因为谁都不知道先帝的遗诏里写了什么?他打算等一等,然后再看看下一步怎么办,他即使要北上攻击鲜卑,那也需要朝廷的鼎力支持,否则他拿什么去打仗?

校尉李肃赶到了五原大营。

李弘和他寒暄一番,问了一下董卓的近况,然后说道:“董将军屯兵安邑,难道不打算入晋了?他可是并州牧啊。”

李肃笑道:“大人应该知道,我受董将军之托,多次到晋阳和鲜于辅大人商谈,为的就是此事。我家大人无意到并州主政,所以根本不打算入晋。大人难道希望董将军到并州吗?”

李弘笑笑,说道:“先帝已去,北疆之战打到这也算结束了,所以,我当然希望董将军到并州主政了。这样一来,我在长城外,董将军在长城内,朝廷对我也就放心了。”

李肃摇手道:“这是朝廷那帮奸佞小人想出来对付大人和董将军的奸计,大人岂会上当?实话对你说吧,董将军想回西凉去,我这次来见你就是为了这事。”

李弘诧异地问道:“董将军想回西凉?”

“洛阳的形势想必大人也略知一二。现在洛阳各方权势都把董将军当刀使,而且这刀还专门向大人头上招呼。”李肃说道,“董将军不愿意充当这把刀。董将军说,我和李大人在西凉时就并肩杀敌,在灵武谷的时候还多亏李大人的及时支援才死里逃生,所以绝不做对不起李大人的事。”

李肃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李弘,“这是董将军的信,请大人过目。”

董卓在信中把李弘大大的恭维了一番,一再向他表白自己无意入晋。董卓说,现在自己处境很艰难,稍有不慎就有灭顶之灾,希望李弘能体谅他屯兵安邑的难处。如果李弘要南下进京铲除奸佞,他愿意鼎力相助,誓死追随。

李弘看完之后,把信还给了李肃。李肃小心收好,笑着说道:“董将军说,如果大人不放心,他可以在大人南下的时候,先行西渡黄河,为大人拦住皇甫嵩。”

李弘沉思良久,忽然问道:“你看洛阳的事,谁的胜算最大?”

李肃想都没想,张口就说道:“当然是宫内的奸阉了。”接着他把洛阳的近况仔细说了一遍,尤其是西园军的事。李肃说,现在西园军名义上是何苗统帅,但大权其实都在上军校尉曹操手上。曹操主掌西园军后,一天之内调换了几十个军司马假司马,八营士卒整曲整屯的换防。如今西园军里兵不认识将,将不知道兵,都是听令行事,基本上被奸阉全部控制了。南军虎贲、羽林的各级军官也都换成了奸阉的人,几个中郎将成了摆设,手下的亲信都给调防到皇宫外面去了。

“大将军何进手上就一万北军。”李肃不屑地说道,“司隶校尉袁绍也只有一两千人,河南尹王允虽然有几千郡国兵,但他和袁绍一样,现在和大将军都是貌合神离,不会帮他对抗西园军的,所以大将军必死无疑。”

李弘暗暗吃惊,急忙问道:“听说大将军派出数名得力手下到各地征募士兵,如果……”

“这些人没有天子的圣旨根本不敢回京。”李肃笑道,“大将军原先以为自己回京后可以控制西园军,谁知失算了,结果一败涂地,现在他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了。”

李弘看看他,问道:“少慎兄,你说实话,大将军可曾找过董将军?”

“这没必要瞒你。”李肃说道,“洛阳各方权势都曾找过董将军,哼……这些小人,当初他们在先帝面前陷害董将军,把董将军从西凉调到并州,还把他的兵权也剥夺了,现在……”他没有说下去,但眼里的杀气还是表露无疑。

李弘和他聊了一会洛阳的局势,最后说道:“你回去对董将军说,我最近要回晋阳一趟,到时我去安邑拜访他,具体谈一谈。”

李肃大喜,告辞而去。

何津渡过黄河,冒着大雨匆匆赶到了五原大营。

李弘听说大将军府的司马秘密来访,急忙命令左右退下,与其密谈。李弘和大将军通过何颙的联系,私下曾有数次交往,甚至还有过几次默契。所以何津也不避讳什么,把洛阳的形势仔细分析了一下,然后说道:“大将军之所以要杀骠骑将军董重和董太后,实在是迫不得已。他不杀人,人家就要杀他,洛阳就要大乱。那时大人正率军在北疆血战,洛阳稳定是重中之重,大将军为国家计,只能行此下策。”

李弘点点头,问道:“大将军如今参隶尚书事,主掌国事,他派你前来,可有什么交待?大军是戍守边塞还是继续北上攻击鲜卑?”

何津笑道:“我来之前,洛阳盛传大人将奉先帝遗诏率部南下,京畿一片恐慌。大将军派我秘密北上,就是为了询问此事。北疆大捷后,大人将向何方进军?”

李弘佯装愤怒地说道:“一派胡言。我正在等天子的圣旨,天子无论是让我戍守边疆还是让我率部北上攻击鲜卑,我都愿意,绝无怨言。”

何津见李弘闭口不谈先帝遗诏的事,随即不再追问。他说天子和朝廷的意思当然是想让大人趁胜北上继续攻击鲜卑了,但考虑到洛阳的形势,大将军认为继续北上作战危险太大,必须先把洛阳的事彻底解决了,也就是说,先把祸乱的根源奸阉铲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