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7章.山雨欲来 第15节(第4/4页)

“杨帅是否受抚,对我们影响很大,将军大人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张白骑苦笑道,“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一直没有提到杨帅?”

李玮想了一下,说道:“大人曾经和我们说过这个问题,但他考虑到这是你们黄巾军内部的事,他不好插手。如果他既和大帅商谈,又和杨帅商谈,这算什么?到底谁是黄巾军的大帅?如果你们因此而拒绝招抚,将军大人的一番心血不就白费了。”

王当猛然瞪眼问道:“你们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要打一个抚一个?”

宋文摇手笑道:“王帅此话差矣,如果我们要打杨帅,你们还会同意受抚吗?以我看,你们还是当面问问将军大人,这种事关全局的大事,我们做掾属的,的确不清楚,也不敢随意乱说。”

这时李玮看看窗外的天色,对一直沉欺不语的张燕说道:“大帅,天快黑了,我们是不是启程往大龙山?”

张燕点点头,说道:“吃了饭再走吧。”

“不,大帅,还是立即走吧,将军大人估计已经到了。”李玮笑道,“大龙山的营帐里有酒有肉,我们可以边吃边谈嘛。”

“你们将军大人为什么这么着急?他是不是急着要回幽州?”王当冷冰冰地问道。

王当今天自始至终就没有给一个好脸色,说话没有一句好听的,语气也极具挑衅的味道。

李玮顿时火往上撞,猛地站了起来,指着王当叫道:“我们大人连十二万鲜卑铁骑都打败了,还在乎一个晋阳城,有本事你把和连的人头拿来给我看看。”

“仲渊……”宋文大惊,一把抱住了李玮。

“有本事你去打鲜卑人,不要在这里猖狂。”李玮纵声吼道,“如果没有我们大人击败十二万鲜卑铁骑,你在晋阳城能待几天?迟早都要给鲜卑人赶回太行山。”

黄巾军各部首领看着狂怒的李玮,静默不语。王当本想冲上来教训一下李玮,但听到李玮的吼声,心中的怒气不禁一泄,握紧的拳头又松开了。不管怎么说,李弘击败十二万鲜卑人,击杀鲜卑大王和连,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如今一个名震四海的英雄为了招抚黄巾军而不惜低声下气,其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折服,自己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李玮用力挣开宋文,面对黄巾军首领,愤怒地说道:“你们知道安置百万流民需要多少时间吗?大人想在冬天来临之前,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有间可以躲避风雪的茅屋,有片可以存身立命之地。大人的命令是,今年的冬天,太原郡不允许有一个饿死的人,不允许有一个冻死的人。你们说,这要多少时间才能做到?六个月的时间够吗?”

“大人希望所有的流民到明年春天的时候,都有一块地,都有一袋种子,都有一份希望,十个月的时间够吗?你们能做到吗?”

“仲渊……”宋文大声阻止道,“仲渊,你想回去被大人砍脑袋啊?”

张燕冲着宋文摆摆手,说道:“让他说,李大人的话没有错。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救活了几个人的性命?给了几个人活下去的希望?我们都杀光了,砍光了,最后好了谁?”他站起来,指着北方说道,“最后都好了胡人,最后这大汉的疆土都成了胡人的草场。李大人说的对,有本事,我们就让百姓活下去,有本事,我们北上击胡去。”

王当面露惭色,冲着李玮抱拳施礼,低声道:“得罪了。”

李弘黄昏的时候来到了大龙山营帐。

唐放和并州府的一帮掾史抱着文卷走进大帐的时候,李弘正在一边啃着黑色的圆饼,一边翻看太原郡的地图。众人吃惊地看着李弘,有点难以相信,一个位列上卿的将军,晚餐竟然就是一块黑饼,连口汤都没有。

唐放迟疑了一下,走到李弘身边说道:“大人,并州府的人都到了。”

李弘嗯了一声,两口吃掉剩下的一点黑饼,起身招呼大家坐下,“今天我们连夜谈,晚上大家辛苦一点,争取尽快谈妥主要条件,立即上奏陛下。”

“牧云,你来一下。”李弘招手道,“从太原到长安,水路近还是陆路近?”

唐放笑道:“当然是陆路近了。”他随即指着地图详细介绍了一下。从长安东北起,越黄河过蒲津桥到河东,然后经平阳到太原郡的晋阳,长约两千多里。这是一条驰道,前朝大秦国的时候就修建了。大秦国的时候修建的驰道都是高出地面,用铁椎筑土的,道茬坚实。一般道宽五十步,每隔三丈树青松为志,宽阔平坦,森严蔚然。当时驰道贯通全国,纵横辐射。本朝恪守秦制,凡驰道通过的县,一律令其随时修缮保养,所以驰道至今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水路从长安出发,沿渭河入黄河北上,到万荣庙前村入汾河,再由汾河到河东、太原。本朝初期,为了解决漕运砥柱之险,大力发展水路运输。武皇帝还曾乘楼船从长安出发沿水路到并州巡视过。那个年代,河东、太原和上党等郡移民垦地,开荒屯田,成效非常显著,每年都有大量粮食从水路两路运往京师贩卖。但后来由于胡人入侵频繁,并州人口巨减,繁华不再,这水路运输也就逐渐萧条没落了。

李弘听完唐放的介绍,笑道:“如果几年后,我们屯田有效,当再现昔日的繁华盛景。你看,我们是不是要重开漕运啊?”

唐放诧异地看着李弘,问道:“大人还要重开漕运?”

“对,马上开,否则关中和关东的大量物资仅从陆路运输,必然耽误时间,但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唐放吃惊地问道:“将军大人对招抚和屯田这么有信心?”

李弘笑道:“当然了。你看,晋阳是个好地方啊,四通八达。从晋阳往北有驰道到雁门郡,然后出长城继续北上通云中,沿东北方向则是通幽州的代郡。从晋阳往东直通冀州常山的真定城,往南到上党,往西通上郡的长城要塞,从要塞也可直达长安。这么好的一个地方,怎么会不繁华?牧云,你看我在三到五年内,必定让它成为北疆第一大城。”

唐放看着兴奋的李弘,觉得他有点不可思议,十足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