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7章.山雨欲来 第1节(第2/3页)

“可以立即从冀州抽调援兵。”崔烈大声说道,“陛下不是给了冀州牧杨大人两万兵的建制吗?”

“太尉大人,你急糊涂了吧?”何进嘲讽道,“杨大人到冀州才两个月,不要说征募士兵,就连赈灾的事都还没结束,哪来的两万士兵?”

“几百万人口的冀州,征募两万士兵还要很长时间吗?”崔烈不相信地说道,“即使没有这两万士兵,各郡县的郡国兵呢?总有一两万吧。”

“李弘两次从冀州带走了六万兵马,哪里还有什么军队?”许相叹道,“虽然他带走的都是蚁贼降兵,但这几年冀州战祸连连,估计也没有多少郡国兵了。”

天子长叹,问道:“堂堂一个大汉国,为什么士兵数量这样少?死了的人为什么不及时补充?这几年仗打个没完,各地州郡为什么不补充兵马?”

众大臣相视无语。

“自从蚁贼祸乱以来,朕已经多次下旨,命令各州郡酌情征募郡国兵,为什么他们都不听?”

大司农王瀚欲言又止,想了半天,还是憋不住,拱手奏道:“陛下,这都是因为各州郡缺钱啦。一个普通的郡国兵月俸三斛谷,折钱三百,一万兵就是三百万钱,一年就是三千六百万钱。另外加上这一万兵的口粮,衣物,食盐,武器,一年下来,这一万人的军队大约需要花费五千万钱。一个户五万,口二十万以上的中等郡,一年赋税最好不过上亿钱而已,它能养个两千兵就非常不错了。这几年,各地仗打得多,不打仗的州郡赋税上缴得多,所以各州郡都缺钱养兵。”

“陛下,臣以幽州为例,幽州因为贫瘠入不敷出,最好的年份,其赋税收入不过三千万钱,所以历年来朝廷都从冀、青两州的赋税中拨出两亿钱填补给幽州使用。陛下,幽州能有现在这么多郡国兵,已经难能可贵了。臣听说,幽州的许多郡国兵都不拿军饷,只要吃饱肚子就行。”

“那边军呢?边军和南北军的军资都是从你的大司农府开支,为什么幽州的边军人数也这么少?”天子不满地问道。

“陛下,北军正常情况下有五万人,南军两万,这七万士兵每人每月俸禄六斛谷,每年仅军饷开支就有五亿多钱。这几年赋税减得厉害,去年只有二十多亿钱,朝廷哪里还有更多的钱去养边军?”

“这几年仗打得多,朕为了筹措军资,想尽了办法,朕向王侯世族,还有各地的富豪们借贷,要他们募捐,朕还多次削减官俸,朕在西园卖官,卖关内侯,还动用了少府和万金堂的私财,就这样,还不够吗?”天子愤怒地说道,“你天天对朕说没钱,朕就不信了,那么多钱,都到哪去了?是不是被你们这些人中饱私囊了?”

王瀚也生气了,他为了大汉国呕心沥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今天竟然被陛下怀疑自己中饱私囊,他忍不住大声说道:“陛下,那钱都在西园的万金堂里,什么时候到过大司农?”

天子给他顶得脸红脖子粗的,气得半天说不出话。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崔烈急忙把气呼呼的王瀚拉到自己身后,陪着笑脸说道,“王大人最近给各地来京要钱的府衙掾史骂糊涂了,怎么说话都忘了,陛下切勿怪罪。”

天子早就看不惯王瀚了。这个老头整天缠住他要钱不说,还借钱不还,自己借给大司农的几十亿钱被他以种种借口拖着不还。不还也就不还,他也暂时能忍受,但这个老头变本加厉,跑到长乐宫太后那里骗钱,还说是自己叫的。结果太后向他讨要,自己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从万金堂拿钱还给太后,让自己平白无故损失了许多。他正愁没有机会教训一下这个老头。

“把他拉下去,关到北寺狱。”

“陛下……陛下……”

众大臣慌了神,跪倒一片,齐齐哀求。

王瀚不但不跪下请罪,反而怒气冲天地嚷道:“臣宁愿到北寺狱去,也不干这个大司农了,臣这就去。”

他抬腿就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对站在门口的黄门叫道:“快来抓我,快来抓我,来啊,来啊……”

天子气得连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拉下去,给朕拉下去……”

诸位大臣也给王瀚的无礼惊呆了,一个个跪在地上,不知说什么好。

“都起来,起来。”天子挥手叫道,“还跪着干什么?这事情还做不做了?”

天子望着皇甫嵩,余气未消地问道:“援兵怎么解决?”

“刘大人的建议非常好,臣认为切实可行。这几年,青州、徐州和兖州三地遭受战乱较少,各郡都还有一些郡国兵。陛下可以下旨征召,让三州各郡都尉陆续率军北上支援。”皇甫嵩回禀道。

“这三州距离幽州太远,等援军赶到,估计幽州早丢了。”天子没好气地说道,“没有其他办法了?”

皇甫嵩摇摇头。

“北军呢?洛阳的北军可以急速北上嘛。”天子指着大将军说道。

大将军何进毫不犹豫地说道:“臣这就去集结北军,立即北上平叛。”

“陛下,万万不可,此时京畿的安全尤为重要,北军千万不要调动。”卢植大惊,急忙阻止道,“还是诏令幽州军各部据城坚守,等待援兵。”

“如果蓟城失守呢?”刘虞心痛地说道,“大人不要忘记,还有几万乌丸铁骑啊。”

“刘大人,目前只有李将军这一支大军可调,但并州的形势远比幽州的形势危急,并州离洛阳近……”卢植尽力解释道。

“卢大人的意思是说幽州可有可无了?”刘虞顿时就生气了。

“刘大人,下官知道你在幽州待过,对北疆有感情,但如今这形势……”

“你不要说了。”刘虞挥手打断卢植的话,躬身对天子奏道,“陛下,臣愿意领兵到幽州平叛。”

“刘大人,你不要着急嘛。”皇甫嵩说道,“陛下可以诏令李将军尽快平叛,但并州的仗要打多长时间,谁都无法预料。只要并州战事结束,李将军就可以率部北上幽州。幽州的事,目前急是没有用的。我们不仅仅兵力不够,还要考虑到鲜卑人想干什么。”

“鲜卑人?”刘虞一愣,随即恍然,追问道,“皇甫大人是担心慕容风会浑水摸鱼,趁机进攻幽州?”

“没有这么简单。”皇甫嵩摇摇头。

“叛逆终究是叛逆,他们既然可以和乌丸人结盟,为什么不可以向鲜卑人求助?”皇甫嵩担忧地说道,“张举和张纯是什么人,黄巾余孽而已,十几万叛军是什么人,流民而已。张角的百万之师,张牛角的十万之众,还不是灰飞烟灭。他们有前车之鉴,为什么还敢重蹈覆辙?还敢犹有过之地称皇帝树国号?”